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国际关系论坛教育2010年考研政治模考卷(分析题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1:3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 材料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材料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问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请回答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35.材料1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材料2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2) 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36. 材料1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大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对其革命性的一面,应该给予肯定,并适当地实行团结的政策;而对其妥协性的一面,则要实行斗争的政策,以便尽可能地坚定其革命性,克服其动摇性,以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
  材料2
  1947年12月,毛**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第一次将党在当前阶段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三大经济纲领,是指导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
  材料3
  马克思曾设想以和平的手段迫使资本家屈服于工人阶级,恩格斯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使列宁的计划未能实现。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党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
  请回答:
  (1)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保护民族工商业?
  (2)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的意义和可能性是什么?
    37. 材料1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在我国,人民内部虽然还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权力。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又要追赶发达国家,需要集中和效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是一种进步,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但这种制度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国家性质、阶级关系和政党制度相适应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请回答:
  (1)如何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有何本质区别?
    38.材料1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日益联系在一起。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材料2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出现的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各种经济集团,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十分活跃,20世纪80年代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出现。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初创时期,60-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进入较高层次的时期,90年代出现了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几十个,参加的国家约150多个。

  请回答:
  (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是什么
  (2)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相互关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1 06: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