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推动关爱基金 勿因噎废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10: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星岛日报》日前发表社论,题为《推动关爱基金 勿因噎废食》,文章摘编如下:

  官商气息浓厚的关爱基金,可能开放接受(香港)市民捐款。这是政府继委任多名社会福利界人士出任基金督导委员后,又一个加强民间参与的举措。

  行政长官曾荫权上月发表《施政报告》,提出向商界募捐五十亿元,政府配对另出五十亿元,合共成立一百亿元的关爱基金。负责牵头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把基金定位为帮助现行社会福利安全网外的有需要人士,强调基金是“民、商、官”合作。现在政府建议基金接受市民捐款,进一步开放民间参与,方便整体社会显关怀。

  每次政府推出纾困措施,总有“N无人士”声称不能受惠。关爱基金构思一公布,即有林林总总的建议,例如老人医疗和补牙、学童游学、少数族裔活动等,显示社会基层有相当多的需求要照顾。基金除了满足个别人士需求,还可以担任先导计划的角色。

  基金初期主力向大商家募捐,增加可观资源,为弱势社群提供额外帮助,照顾现时安全网的“漏网之鱼”。这一推动公益走上新台阶的措施,可惜受到部分人士批评为财团“贴光环”,甚至演绎为让“为富不仁”者买“赎罪券”。

  回应外界的疑虑,唐英年表明富豪捐款不能有附带条件,例如指定捐助对象,成功游说在社会福利界甚具威望的周永新出任督导委员会主席,委员会亦较多社福界人士,确保在资源运用方面。

  社福界自己提供服务,多接触基层人士,了解基层困境和需要,以及现有服务鞭长莫及的地方,有概念何处需要创新服务,有助避免与原有服务重迭。



  部分社福界人士本来担心基金“抢服务,抢资源”,插手原有服务,又摊薄机构筹款所得。由社福界主导基金拨款范围,有助减轻“抢服务”的担忧。

  至于基金有意开放收取民间捐款,在资源分配上应有相应的安排。以基金的资源,如果启动庞大的筹款机器,搞大型筹款活动,可能欢乐“胜”东华,星光熠熠“赢”保良,大为扩阔民间参与面。不过,这些大型募捐所筹得的善款,不少来自升斗市民,基层市民财力有限,捐了给基金,可能会减轻对其他慈善组织的捐助。

  为了减少“分薄饼仔”的疑虑,确保基金是“整大个饼”,基金可考虑被动式接受捐款,既不拒有心人于门外,又不致把其他机构的财源也吸了过去。基金甚至可以提醒捐款企业和市民,鼓励有能力者在平时捐款外“加码”,同时考虑透过资助进行“补底”。

  关爱基金推动对弱势社群的照顾,理应可以增加资源的投入,外界担心会有工作重迭或资源争夺,积极做法是作出改善建议,而不是因噎废食,高叫贫富悬殊但甚么都不做。基金只要做好协调和分配,及早评估及了解基金推出的影响,拟定对应之策,最后应可令有需要人士得到更多支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3: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