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任汝芬解读2010考研政治大纲 有三变化三特点(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6: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持人:您说的好教材是?
任汝芬:我说的标准,简明实用,而且最后有一个判断标准,这个教材必须是90分以上,要拿事实说话的,所以这个要注意到,好教材。
还有一个是好方法,总的方法是什么?总的方法就是要贯彻邓小平同志讲的一句话“要管用”,管用就是管考试用,不能都考,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个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要很清楚。一定要问到这个课程的意图来,我现在就回答你刚才提的那个问题,各门课程的重点特点是什么?比如说原理课,原理课要解决的问题它的主题或者说它的总要求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当然是无产阶级立场,什么叫观点和方法,它的观点是世界观和方******,这是这门课的要害问题,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这是一个。
你还要注意到这门课的特点,在所有的考试当中这门课是最难的,难学、难考、难猜、难懂,因为它是一般性的理论,哲学是抽象的学问,这门课一定要学懂学会,老师责任是教懂教会,你也有责任,你的责任大。我们要预测的题跟他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会把基本原理教懂,我会把方法教给你,你要把理论掌握,把方法掌握你就会做题,你一定要做题,要做联系题。
主持人:其他的课程呢?
任汝芬:第二门课是概论课,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课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特点呢?这个同学们好懂好学,比较熟,用中国的语言,这门课程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要掌握毛**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政治上的要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考题容易,这个考题主要是考准确,中央文件领导人怎么讲的就怎么考,它的灵活度很小,有现实的问题,它不会考你依据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过来过去都是这三个。
还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实际上从1840年到现在,1840到1919然后1919到1949,1949到现在,这一段要了解国情国史要出三个选择,你抓什么?抓历史事件,因为这门课和前面的概论课有关系,它是讲史论的,其实不是讲历史,而是讲史论,通过历史得出一个结论,因此你紧紧抓这个历史事件,以事件为主,事件抓四个问题,第一是事件的含义,二一个是事件的原因,三一个是事件的结果,第四个是评价。含义、前因、后果、评价。

比如说从1840到1919年,1840到1919这一段历史我会告诉你,它有几个事件,你先告诉我有几个事件,我告诉你有几个事件。第一个是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很多变化就是这个原因。前因后果,二一个是事件,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个事件是洋务运动,第三个事件,戊戌变法,第四个事件是辛亥革命,这五个事件最大的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肯定有考题,等于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束了,这个就比较重要。
接下来五四运动这是很要紧的,这是新变化,你注意到复习这门课紧紧抓住这四个问题,以事件为中心来考,这就和通过事件得出结论还有考小题的,一个是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志士仁人,那些很有名的人物,还有历史著作,还有历史的会议。还有历史上的口号,“振兴中华”是谁先说的,孙中山。这些口号容易出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也是这个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主要是考一些道德法律这些问题,当然联系你的实际来出。我再说一下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实际上是两个内容,一个是中央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判断,你可以看到最近十中全会的报告里面就有这个判断。还有对策主张是什么?你把这两个把握住,知识性的就有知识性的好处,只要把住这个内容这个题就好考了。
同学们一定要有信心,你这个阶段怎么办,这个阶段首先是根据它的考试大纲的要求把内容学懂,所以叫基本学懂,初步学会,要做题,要做考试题,要做真题,通过做真题来起到五个好处,一个是掌握内容,二一个是检测你的水平,三一个是知道考试重点,再一个知道试题特点,再一个是应对方法。
真题是一定要做的,我们对同学的要求,我希望同学们做原理课的真题。概论课有真题,概论课的真题看看就行了,看看它考什么,怎么考就行了,这一段要求。
形势和政策,平常你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但是你仔细研究搞不出名堂来,这个都是老师的责任。比如说形势和政策,我跟国际关系论坛的同学,凡是我上课的地方我负全部责任,丢了题我的责任,猜到题也是我的功劳,这是老师的责任问题。
主持人:今天感谢任老师来到腾讯直播间,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2-6 06:22:18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09:2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