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毛概]考研高频考点(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0: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分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即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领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分析]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从而创造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力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更重要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还有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勃兴的局面,特别是苏联经济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也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分析] 1953年,中国***根据毛**的提议,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以 “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分析]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分析]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分析] 对个体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分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实现,主要取决于中国***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面性;另一方面,执政的中国***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分析]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7: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