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DP增速预期为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4: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在经过对民意层层征集、筛选之后,上海政府网全文挂出了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与近期相继亮相的各地规划相似,上海也拟定了“十二五”期间具体的经济目标值,将GDP增长率预期设为8%。不过,GDP在通篇文稿中仍被淡化。 《建议》开宗明义第一条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外高桥就浓墨重彩地强调了未来五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业占比要求达到65%。
  世博会、“十一五”的辉煌已逐渐散去,《建议》将“四个中心”与“十二五”艰巨任务的脉络廓清。多位政府“智囊”都表示,生产要素成本、对外依存度、对重点行业依赖度、新城空心化程度与收入分配差距等是未来五年上海必须直面的问题。
  GDP增速放缓
  2008年,上海GDP增长率从两位数高增长的“神坛”走下,滑入9.7%,开始了单纯数量考核的拐点之痛。而在世博会拉动GDP5个百分点的基数水平上,“十二五”仅8%的增长预期更显得保守,尚且不及深受金融危机拖累的2009年8.2%的增速。
  谨慎的预估背后,上海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也浮出水面。 《建议》指出,上海发展受到钳制的第一因素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导致的商务成本攀升。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世界132个城市进行的生活成本调查显示,上海2009年在这些城市中生活成本排名40,一年上升了5位之多。
  “目前上海老龄化程度比全国高出近一倍,未来社保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上海之所以未像日本、欧洲那样经济明显减速,主要是每年有30多万外来人口进入。 ”对此,上海市委研究室经济处处长张国华未雨绸缪,“上海生活费用和商务成本的上升可能使外来人口进入减速,老龄化对上海的负面影响也将加速显现。 ”为刺激创新活力,《建议》明确,“十二五”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须占GDP3.3%。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则对明年经济增速持理性态度,“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特别艰难,没有世博会拉动力,再加上房地产调控、人民币升值压力、经济周期性回调等因素,明年上半年GDP会有较大幅度滑落。 ”
  转型是重头戏
  “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速度是为结构调整留足空间。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言简意赅。记者注意到,在昨日公布的文稿中,GDP仅有一处被提及,服务业则是高频词,《建议》多处出现“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等提法。
  记者从官方统计看到,“十一五”5年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跳升,从2006年的52.1%升到2009年的59.4%,年平均增长率达3.5%,如今,65%的目标雄心勃勃。
  继续大踏步发展以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上海的底气之一来自“后世博”释放的经济效应。 “不过,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上海服务业还存在产业总体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国际化程度弱、资源配置功能弱等差距。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元欣坦言。
  对此,《建议》强调对制度环境的突破。据悉,“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突破制约服务经济发展的管制、税制、体制和法制瓶颈,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发展的监管及市场准入制度;争取国家服务业税制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继续完善营业税差额征收办法。
  此外,在肖林看来,转型还包括发展布局转型,从以中心城区为主转为依托重点区域的中心城区和郊区并重发展。张国华坦言,“十二五”期间必须注意郊区新城“空心化”倾向。
  布局“人才强市”
  鉴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均不可逆转,《建议》专辟一章阐述了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 “要充分发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力在推动上海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这个‘牛鼻子’。 ”张国华表示。同时他也坦言,上海这几年推出的人才政策实际上还分散在部门甚至一些开发区层面,缺乏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举措。
  “人才强市”还与“十二五”规划的另一条主线——创新紧密相连。《建议》在强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落实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优惠政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外,还对吸引创新型人才给予了专门阐述。
  此次《建议》在“许诺”人才吸引政策时显得颇为慷慨,提出要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制定实施有关产业、融资、产权激励与保护等支持政策,并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同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建议》还特别将目光聚焦到海外,要求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市场。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正呈加速增长的势头,其中2009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比上一年大增56.2%。 《建议》也指出,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相衔接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并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落户需求。
  发力“四个中心”
  与其他省市相比,对于上海而言,“十二五”还肩负着“四个中心”建设推进期的特殊使命。肖林认为,“十一五”以来,上海已形成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大幅提升,航运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口岸贸易和服务贸易额都实现较大增长,“十二五”处在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与上海自身转型两大时点的交叉,“四个中心”将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
  “上海与成熟的国际中心及自身发展目标相比,仍存在差距,一是市场品种和功能创新不足,市场交易主体、品种比较单一,市场资源配置能力还不明显,航运服务、贸易资源配置能力、贸易链整合能力等也都有待提升。 ”肖林坦言。
  对此,《建议》强调,将显著增强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并拓展和完善航运航空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各类航运服务。
  肖林还认为,目前上海与成熟国际中心的第二个差距在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上海 ‘四个中心’在对外开放程度、国际化和市场化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创新仍受制审批制度,许多领域受到管制,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仍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机构总部。 ”
  《建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加快提升股票、债券、外汇、货币、期货、黄金和产权等重要市场的功能和国际化程度。
  
(责任编辑:黄珂)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9 00: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