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工厂“混搭”造船厂大连大孤山工业布局遭拷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 10: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喻春来发自大连
马路一边是冒烟的化工厂烟囱,另一边靠近码头的则是高耸的造船厂吊桥……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驱车在大连大孤山临港工业区海滨旅游路上所见的景象。4个月前,中石油大连油管爆炸事件也发生在大孤山半岛区域内。
此次大化集团大连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碳化)不明气体泄露事件虽然危害程度、后果和损失远没有上次油管爆炸严重,但再次敲响了警钟。
据大连东方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船舶重工)员工反映,身处化工厂包围中,公司已经有搬迁的想法,也曾与当地政府沟通,但是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让搬迁并不容易。
环境专家认为,大孤山临港工业区各企业的布局应该都通过了环评,但是否合理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
化工厂与造船厂比邻
“我们现在处在化工厂的包围中,老是闻到一些异味。”东方船舶重工王立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2007年5月,东方船舶重工一期项目在大孤山临港工业区竣工。王立天称,当地在招商引资时曾介绍沿海区域都将规划给造船企业,后来没想到把化工厂也引进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当地开发区管委会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东方船舶重工、大洋船舶等造船和船舶配套项目纷至沓来,占地2平方公里的大孤山船舶配套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当时政府规划与我们企业配套的相关船舶制造企业是13家,最后只有4家企业落户,听说是土地没有了。”王立天表示。
据规划,大孤山临港工业区用地5.8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扩大和延伸石化产业下游产品链条,深化发展船舶配套和造船关键部件制造业,重点发展原油深加工、基础原料化工和精细化工,逐步扩大石油化工支柱产业。
2005年5月,大化集团所属碳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以及联合芳烃、对苯二甲酸落户大孤山石化工业园。同时,西太平洋[11.68 1.39%]石化、齐化化工、亚太沥青、凯金化工栗田工业化学、天源基化学等一批PTA、PX、甲醇、化学石油添加剂等项目也纷纷上马。据统计,大孤山区域现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38家,占大连市石油和化工企业总数的21%,已经形成产业集群。
船厂部分员工希望搬迁
11月25日的事件也开始在东方船舶重工员工中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基建部部长沈志华说:“职工们也想着搬迁,目前就此事也开始跟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交涉。”
但是搬迁并不容易。据王立天说,开发区现在已经没有码头了,找不到合适搬迁的选址。“现在地方政府也很矛盾,他们不希望我们搬到别的地方去,因为我们的投资每年都在增长,能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一年交税也有400万~500万元。”
如今,入驻大孤山船舶配套园内的企业投资总额已超5亿美元。不过,与化工企业相比,造船企业上缴的税收还是偏少。据了解,大化集团现有员工7000人,在大孤山和松木岛的两个化工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达207.6亿元、利税36.3亿元。
除没有码头外,王立天称,搬迁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也是一个问题,同时今年订单大增,若搬迁势必会影响生产和订单的交付。此外,搬迁资金能不能到位也不确定。
大孤山临港工业布局遭质疑
作为化学工业高度集中发展的产物,近10年来,化工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迄今拥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新建化工园区60多处。
化工园区较其他产业园区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风险,易于波及周边企业。
大连大孤山半岛石化区域,早在多年前就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关注,成为重点监测的高风险事故区,也是当地政府监管的重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夏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的化工园区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规定,只是需要做环评报告。环评中是要规定化工企业与周边企业的安全距离的,距离远近与当地的地形、风向等因素有关。
“大孤山临港工业布局规划是政府规划部门负责的,”大连环保局有关人士说道,“我们只是建立各种应急预案,对污染事件执法、进行查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03: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