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参考》日前编发印度亚洲通讯社的文章,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经历惊人巨变》,古雷译。文章摘编如下:
加拿大艺术作家和批评家基斯·华莱士表示,近30年来,中国艺术经历了巨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相隔绝,此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亚洲艺术市场最大的买家之一,并且出产了数量惊人的现代艺术作品。华莱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权威,他说:“中国本土的成名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品数量巨大——要比印度多。”
“过去30年里,包括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在内的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的变化令人惊叹。”
作为《艺术:中国当代艺术》杂志主编,华莱士在新德里对一批艺术家发表演讲。这是由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系列讲座的一部分。
华莱士对这些艺术家说:“香港和台湾等地,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经历了现代主义,而上海处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子下,没能接触到当代艺术。当时兴起的多数艺术都是宣传艺术,如海报和绘画,直到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情况才开始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有关当代艺术的信息通过书籍和艺术展,逐渐进入中国。
华莱士说:“1985年,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50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批准的美国艺术展在中国举行。这是一个分水岭。”
“展出后,中国人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因为信息的流入有限。上世纪80年代,创作于中国的作品融合了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三大艺术风格。”
《青年参考》日前编发印度亚洲通讯社的文章,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经历惊人巨变》,古雷译。文章摘编如下:
加拿大艺术作家和批评家基斯·华莱士表示,近30年来,中国艺术经历了巨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相隔绝,此后却摇身一变,成为亚洲艺术市场最大的买家之一,并且出产了数量惊人的现代艺术作品。华莱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权威,他说:“中国本土的成名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品数量巨大——要比印度多。”
“过去30年里,包括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在内的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的变化令人惊叹。”
作为《艺术:中国当代艺术》杂志主编,华莱士在新德里对一批艺术家发表演讲。这是由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系列讲座的一部分。
华莱士对这些艺术家说:“香港和台湾等地,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经历了现代主义,而上海处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子下,没能接触到当代艺术。当时兴起的多数艺术都是宣传艺术,如海报和绘画,直到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情况才开始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有关当代艺术的信息通过书籍和艺术展,逐渐进入中国。
华莱士说:“1985年,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50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批准的美国艺术展在中国举行。这是一个分水岭。”
“展出后,中国人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因为信息的流入有限。上世纪80年代,创作于中国的作品融合了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三大艺术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