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疗需求“井喷” 或致新一轮看病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9 11: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卫生部官员称,统计显示近三年每年医院门诊量增加1亿多次,住院量增长近1000万次
  【财新网】(见习记者 戴廉)新医改方案实施一年多以来,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人才匮乏,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11月28日,在 “第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挑战与创新”上,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作出如上表示。
  他举例说:“按照近三年的统计,每年医院门诊量要增加1亿多次,住院量增长近1000万次,这相当于每两年就要新增一个澳大利亚全体医院的工作量”。
  以县医院为例,张宗久指出,2006年,县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为62%,到2009年已增长到92.3%,今年仍将进一步增加。“一旦超过95%,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这个饱和状态就会出现资源不够用的问题。”张宗久说。
  在医疗人才方面,张宗久指出,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1.6,但由于我国目前拥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医师比例仅42%,“因此,若以为标准,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的符合国际要求的医师数仅为0.7,远低于周边国家”。
  在此次会议上,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也指出,“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带来了医疗需求的‘井喷’,目前,从最小的医院到最大的医院都在加床,全都人满为患,如何满足这些医疗需求,是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最大挑战。”
  石应康指出,从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台湾的经验来看,全民医保的实现都推动了医疗需求的猛增,这与亚洲病人的就医习惯有关。目前,日本、中国台湾居民看门诊和住院的次数是中国大陆居民的3倍-4倍。但当前中国医院的空间、医生、护士、设备、住院设施都无法与医疗需求的增长势头相匹配。
  石应康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很有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看病难”局面。与这一观点呼应,在会议的微博互动中,看病难、挂号难也被多位网友提及。
  谈及解决方案,张宗久说,下一步的公立医院改革已将这一问题纳入其中:将加强医院的规划布局;加强城乡对口资源的上下联动机制,实现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城市医院对社区医院,城市医院对县医院的对口支持,实现病人双向转诊,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合理分流病人;优先发展县医院;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加强护理工作、预约诊疗等工作,提高服务品质,改善病人的就医体验;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张宗久特别提出,要改善社保的支付方式,方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保覆盖人群的异地结算,实现医院平台上的直接支付,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绩效。
    关于医改:
  医生们为何不愿对医改发言?  
    尽管医改与医生利益紧密相连,大多数医生却不愿意公开发表对此的真正看法,更不愿意真正介入到改革程序当中去,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社会现实。[详细]
(责任编辑:李瑞)
财新网
120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320粉丝
关注
李瑞2010
216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17: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