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0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5 22:1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政策,导致中国人民的反抗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左倾。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的武装干涉,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且强迫腐朽的晚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割地、赔款、鸦片贸易自由、协定关税、治外法权等诸多损害中国主权和国家重大利益的条款。这些帝国主义的政策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中国近代几乎所有的革命运动都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不满和反抗有关。毛**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指出:“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现在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心屈服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参见《毛**著作选读》上册,322页、323页)毛**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一种最激烈的也是十分普遍的情结。这种情结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看作中国近代社会急遽走向衰落的重大成因之一。通观中国近代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和反抗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19年初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但会议的决策机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所组成的“四人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退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和租界;关税自由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等两项提案,但被最高会议以两项提案不在会议权限之内为由,挡在会议议程之外。到4月30日巴黎和会确定的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条款(第156、157、158条),拒绝中国代表把全部山东权益归还中国的要求,而满足了日本继承德国权利的要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交涉完全失败,而这一失败最终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不仅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受伤害感和愤懑情绪达到了极点,同时也使“五四”前形成的新文化统一战线日渐分化,一部分知识分子迅速走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道路。李新、陈铁键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一书在评价五四运动时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它表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7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该书还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也以崭新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就为中国***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同上,315页)
四、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兴起,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著名教授伯纳德•科恩在《科学革命史》一书中指出:“19世纪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在政治、社会、科学、工业、文化和艺术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无论它成功还是不成功。这在历史上使人们第一次懂得变化可以是戏剧性的、革命的,而不止是渐进的。20世纪同样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但情况有所不同。因为革命的发生更为频繁,而且他们的影响也更加深远。”(《科学革命史——对科学发生革命的历史思考》369页,哈佛大学出版社1985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应该是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发生革命的主要的思想动因。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影响下,从19世纪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汹涌澎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列宁主义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列宁主义”辞条中这样写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给共产党人下的定义是‘世界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鼓舞大家前进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是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列宁强调由人数不多的、受严格约束的小组进行活动,这是由于革命运动需要效率和谨慎,它贯穿于列宁全部的政治思想。他以‘民主集中制’观念作为共产党内的主要准则,他对这种观念的解释是‘讨论自由,行动统一’。列宁思想的另一个要素是他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马克思预言,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发生,列宁则断言引燃这场革命烈火的火星将从最落后的国家中迸发出来。”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共产国际建立。1920年2月共产国际二大召开,列宁向大会提交了著名的《民族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并在会上作了《民族殖民地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列宁的提纲初稿和印度人罗易提交的补充提纲。从而确立了西方学者所指称的“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会后,共产国际派出大量代表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活动,帮助这些国家建立共产党组织。如魏金斯基、马林等人都是在中国***建立时期,在中国进行活动的共产国际代表。过去**官方修订的历史比较强调中国***建立的国内背景和原因,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基本评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的七十年》中,都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产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中国***领导的中国革命形成的国际背景也是不容忽视的。毛**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著作选读》下册677页)但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怎样传入中国,也就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国内学术界对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曾经出现过一个高潮。这些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史实考证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1年6月**11届6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谈到**建立的原因时,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决议指出:“中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的。”事实上,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也都先后于1920年到1921年建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1: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