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对柬埔寨的强力拥抱 中国投入巨资、收获回报
在柬埔寨西南的丛林地带,沿土路往密林深处走,直至前面传来嘈杂声。眼前出现几十辆忙碌不停的卡车、推土机和挖掘机,现场灰尘漫天。在一个巨大的坑洞上方,一面旗帜迎风飘扬,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作为亚洲复兴的帝国,中国正宣示它的权利。不过,如今中国向其邻国输出的不是革命和流血,而是资金和人员。
这个繁忙的水电站工地位于柬泰交界地带。在这里,缅甸、老挝乃至越南,中国正向东南亚大力推进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中国已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所有10国签署自贸协定,而美国类似的协议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广布投资和援助,辅之以政治压力,正逐渐改变其南面边境大片地区。不妨称之为中国式的“门罗主义”。
在柬埔寨,中国公司在该国东部孟多基里省租用的矿山和农地,已变为一个不受柬管辖的禁区。门口的守卫驱赶游人,除非来者付通行费。据知情者称,柬埔寨内政大臣韶肯今年早些时候在执法会上打趣说:“它就像一个国中之国。”“这种控制不可避免”,柬中文媒体一位资深记者说,“柬埔寨敞开双臂欢迎中国。美国也是这么掌控其邻国的。这是地缘政治。”
中国崛起引发的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北京会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影响力吗?在柬埔寨,这已是现实了。
中国在湄公河河段修建水坝,专家预测将破坏柬内陆湖洞里萨湖周边靠鱼吃饭的数百万人的生计,但柬埔寨没因此批评北京。此外,柬埔寨严格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甚至拒绝台湾提出的开设经贸办事处的请求。
中国华联发展集团柬埔寨沿海大型工程的经理霍兆国(音),就是近年来来到这个国家的中国人典型。上世纪80年代,霍在中国西北兰州靠卖豆子致富,90年代他跑到柬埔寨开了个面馆,遇上华联的老板。这位老板给了霍机会,如今他主管公司的修路业务。“柬埔寨人缺少成功的动力。他们周末都休息,而我们不”,他说,言谈间透出许多在柬埔寨的中国人都有的那种殖民霸主的气息,“我们干活。”(作者约翰-庞弗雷特,汪析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