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班净赚130万元 利润空间缘何如此巨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7 19:0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考研班净赚130万元 利润空间缘何如此巨大?


昨天是2006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本报报道了芦云鹏及同案15人为争夺考研培训市场而涉嫌故意伤害一案已在郑州开审,如果说金钱的驱动是罪恶的根源,那么到底是多大的利润空间会让这些人下狠手?一位在考研辅导市场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了辅导班的赢利模式,以及他所见识的不正当手段。

■控制住教师和地盘是关键

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外界一般所谓的考研“黑幕”无外乎两点:一是靠假广告宣传骗学生,但这种比较低级的方法近年来几乎没有了,因为报名学生如果见不到广告所宣传的老师就会退班;二是用非正规手段控制市场,关键的两点就是控制住教师和地盘。

在考研辅导市场上,教师尤其是名师是稀缺资源。只要是考研辅导领域认同的“名师”,到哪里讲课哪里就会火。所以,众辅导班便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考研辅导名师。

■名师讲4小时收入过万

一些正规的辅导班会靠对名师自觉的尊重和辅导班自身的规范运作。而相当多考研辅导班是以高额回报为条件聘请名师,三四个小时就能收入过万,而一些所谓“泰斗”级别的老师除课酬外还要按人头参与分成,年薪几百万根本不算稀奇,经常是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讲课,有的甚至随身带有保镖。而“名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名师”因授课效果不理想,也逐渐被淘汰。待老名师退出、新名师又抢不到的时候,一些考研辅导班便使用非常乃至非法手段控制名师,于是才有了教授被打、被设局陷害等故事。就在芦云鹏被捕之后,一些老师仍慑于他的淫威而不得不继续给他的辅导班上课。

■非正规手段控制市场

大多数名师在一个城市只给一家授课,也就是考研辅导班鼓吹的“某某在某市独家授课”,这样,对考研市场的争夺成为对名师的争夺。

由于起步早晚、名师数量及宣传力度的差异,各辅导班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某些地区享有绝对优势。2000年,因为争夺东北市场,芦云鹏和当地另外一家考研辅导班闹得不可开交,后来还是由圈内元老级人物出面调停,划分势力范围,芦撤出沈阳、另外一家撤出哈尔滨才相安无事。从此,芦云鹏形成了整个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四个省一家独大的局面。时至芦被捕,这个格局一直没有打破。在昨天本报报道的案件中,文博考研辅导班于2000年开始进入哈尔滨市场,结果在成长势头正劲的2004年,负责人被芦云鹏手下的人用硫酸泼面、领衔主讲名师又被恐吓,导致学生大面积退费而被击垮。

■有规模就能挣钱

据这位业内人士披露,考研辅导班全是规模经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考研政治辅导班的规模达到500人,就开始赚钱了。有些考研政治冲刺班,招生超过7000人,在体育馆上课,当时每人学费200元,仅此一个班次收入达140万元。除去500人的招生成本,一期冲刺班(仅两天)净利润高达130万元。据粗略估计,平均每个考研学生的考研辅导班费用和购买考研辅导书的费用支出至少在1500元。

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郑晓齐教授认为,民间资本进入考研培训市场,使这个产业火爆起来,但恰恰这一块存在管理真空,工商、教育、公安等部门都很难实质性介入,从而导致了目前的无序竞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1:1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