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探索重建社区新型邻里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9 10: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合肥11月19日电(记者詹婷婷)安徽省合肥市市民程心如搬进当地北一环的一处高档小区17层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偶尔在电梯上碰面会相视笑笑,但是她还是不知道对面的邻居叫什么名字。
程心如十分怀念小时候到隔壁邻居家串门的情景,怀念邻居送来的那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楼层高了,小区新了,生活品质提高了,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教给孩子了。”程心如说。
近年来,中国不少社区、街道为打破这种隔阂,相继出台了《居民公约》《社区公约》《楼幢准则》等,尝试为邻里间文明交往提供了规范。如今,多地也在开展“邻里节”“邻居节”“百家宴”“饺子宴”等不同形式的邻里交往活动,为邻里文明交往搭建了一个更直接的舞台。
日前,为期一周的镜湖区邻里节正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百人象棋大赛、厨艺大比拼、百家宴……一个个精彩的活动项目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
“以前很少出门,经常买个菜就回家把门一关,什么时候需要出门才开门。”今年60多岁的杨秀英说,自己刚退休在家时,子女工作比较忙,小区里的人都不认识,感到很孤单。“也想过主动打招呼,但最后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杨秀英说,在去年街道举办的邻里节上,认识了不少住在同一小区里的“老姐妹”,现在经常一起跳舞、唱戏,今年夏季还一起结伴去外地旅游。
除芜湖外,中国许多城市,如宁波、昆明、广州、南京、北京、厦门、邯郸等地的基层社区,都已开展各具特色的“邻里节”,其间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走进“大家”,有效促进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邻里节的成功举办,也反衬现代都市人彼此之间的冷漠,渴求这种让大家认识彼此的活动。”芜湖市镜湖区弋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玉红说,“中国也确实存在邻里互尊、互帮、互助的长期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互助型邻里关系慢慢被淡化,这就需要重建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
中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城市处调研员张永英则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今社区邻里关系不同于以往,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如何服务居民生活和帮助居民建立新型邻里关系,应当与时俱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21:02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