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外多重严峻挑战促中国经济主动应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7 16:5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查文晔 王建华 刘欢 倪元锦)诸多证据和迹象显示,在全球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正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新的多重严峻挑战。预料这个位列全球三甲的开放型新兴经济体将主动灵活应变,以防范重大挑战、化解潜在风险,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
最新、最大的外部挑战是,美联储日前推出的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它无疑会进一步加重美元发行的泛滥程度,为仍处羸弱中的世界经济又抹上一层浓重的阴影。
热钱冲击、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汇率争端、贸易摩擦等等,都位列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产生的全球性恶果的名单。美国的第一轮量化宽松释放出至少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驻北京的经济学家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不受其任何影响而“独善其身”,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将深受其害。
10月出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若发达国家1%的资产外移至新兴市场国家,就会带动约5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后者,这比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新兴市场国家吸收的4240亿美元外资总额还要大,“热钱”吹大资产泡沫将无法避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指出,可以说,国际货币金融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由于当前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动荡的外部环境、汇率水平和国际市场价格显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极为不利。
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以及中国的生产成本,今后极可能被推高,而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上升,千方百计寻找获利机会的“热钱”也会加速涌入,中国稳定国内物价、抑制通胀势头的难度正在加大,从而挑战中国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
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后,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应声上涨,结算价触及两年高位;纽交所黄金期货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商品价格也全线收高,9大上市商品主力合约收盘均出现了涨停,棉花、白糖、石化类及油脂类等商品价格也均大幅上扬。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副研究员杨斌警告说,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不稳定,二次探底的风险犹存,美国滥发货币的做法除了给各国带来输入型通胀外,还有可能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型通胀甚至崩溃型通胀的深渊。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半年左右的传导期,其影响一旦从企业生产蔓延到日常消费领域,物价上涨势必过快,出现消费萎缩,最终影响企业生产,重创实体经济。”他说。 除了向世界输出通胀外,美国的量化宽松还将推动美元进一步贬值,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全球各主要货币构成升值压力。2001年以来,美元已经累计贬值了31%。另外,中国等国拥有的美元外汇资产也将遭到严重“稀释”。
杨斌指出,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质是“有意识的”滥发货币,是典型的人为操纵汇率,促使美元大幅贬值增加出口竞争力,并使各国美元外汇资产缩水以化解美国的天量外债。当前美国海外债务余额达13万亿美元,占其GDP的90%以上。
美国滥发货币还将严重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面临热钱压力正在空前积聚,只能收紧资本项目,这与人民币国际化目标背道而驰。
除了美国滥发货币的外部挑战,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又出现了新的恶化,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面临调低风险,并很可能步希腊后尘,成为新一轮欧洲债务危机的“燃点”。这使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不确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4:4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