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扫肓二十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6 11:2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宫平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手机上发来一条短信:“世界上有三种人是永远劝不回头的,第一种是炒股的人,第二种是赌博的人,第三种是单相思的人。”读后哑然失笑,不过才二十年历程的我国资本市场,却培育出如此意志坚定者,竞然让千年的赌徒和为爱疯狂的情痴都稍逊一筹而跃居第一,足见股海财富效应的威力。而身边的确常常听到股民百姓不服气的声音:“谁谁比我还笨呢,他买了股票都能挣钱我为什么不能挣?大院里谁买了挣了多少;单位谁买了哪支股票翻了几翻云云。”金融从业二十多年来,央行绝大多数的岗位我都工作过,但时间最长,费精力最大的,不是金融监管工作,而是我目前仍然在进行的,对这些做不切实际发财梦的百姓和想要了解学习金融知识并掌握金融工具为自己的财富增值的人们的金融扫肓工作。
(资料: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9月18日,上证指数从6124.04点跌至1802.33点,历时11个月,最大跌幅70.57%。)
    2008年1月我写作历时十年的长篇小说《金融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京首发。原本想凭借自己见证了我国金融业艰难发展历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二十多年积累的素材,后半生远离都市的喧嚣,找个青山绿水之地,过我向往的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圆了我的作家梦。但我却做了一生中最难最矛盾的从业抉择,那就是继续我的金融扫肓,而且由过去小范围的人们上门咨询被动扫肓变成有计划的尽己所能的主动扫肓。我在所居住的社区及周围社区。每周六、周日都义务给周围百姓进行金融理财讲座,平时也兼职给一些业内朋友的公司进行新员工岗位培训。
    促使我放弃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市场从2007年10月的6000多点跌到2008年的1800多点的非理性下跌。不少朋友和读者来电说要是早看了我的书,也许亏损不了那么惨。因为书中展示了1996年的爆炒香港回归概念的股Shi风潮,虽然原因不同,但股民的心态是完全一样的。我说不一定,因为在这十多个月中,无论是在我讲座的课堂上还是不断来电话征求意见是否能出手股票的百姓,他们在面对财富冲击的那份热血喷张的表情和声音,现在想起都一阵阵后背发凉,我不停地给他们讲解资本增长的定律;讲解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性;讲解国家设立资本市场的目的;讲解从产业运作到资本运作的全部过程;我想该讲的我都讲透了,但最后真正听话的只有30%。甚至还有在九六年进去就被套,十一年后才解套,在得到我的提醒后但还是挡不住诱惑去补充弹药二次杀入又被套牢的傻冒。
    在后来又一轮上涨行情中基金成了不少股民的追捧对象,净值翻倍还不舍得赎回,还要去相信报刊电视里所谓专家的理财建议红利转投资,长期持有的忽悠。我在每周的课堂上着重讲解基金这个金融产品的特征和不保底性,教会人们学会保卫胜利果实,不要被贪婪蒙蔽双眼,有赚就要部份或全部赎回。也许是不久前的教训还记忆犹新,这回因听了我的课懂得买基金赚钱了就要及时赎回收益,规避投资风险的人约90%以上。粗略计算大约为人们规避了近亿元的资金损失风险。
    再后来对房地产投资的朋友们建议卖掉住宅楼投资商业地产,规避的资金风险那就没数了。我尽量劝身边的朋友和人们不要贷款买房,把家庭的流动资金整成固定资产,这样做是不明智的。再说任何一个国家决不会把关乎民生的住房做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任其炒作伤害民心,房价一定会下跌到和百姓的收入相适合的位置,要不这样政府就只能给人们涨工资来平衡因房价造成的超收入开支,改革这么多年了,再走回头路搞全民房贴可能吗?任何一个执政党最在乎的就是民心所向,决不可能偏向因做房地产建筑行业和炒作住宅楼盘发大财的少数暴发户,我们的党一定会有错必纠的。
    在股Shi楼市的疯狂阶段,半夜都有打电话来让拿主意买房买股票的朋友,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写金融经济调研类文章的我,破例写了几篇对以后两年国内经济金融走势的政策预测文章。听话的赚钱了请吃火锅让我一个多月上火嘴长泡。不听话的,后来问为什么都让你说准了?我只能说这是我的专业,没有什么为什么,金融就是这样残酷,当你看到结果时一般都无力回天的。
    接下来的几年,每到一个经济金融热点被有意或无意地冲击人们眼球时,来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买房的、投资的、做项目的,通过朋友们的关系找上我来咨询拿主意。由此,我深感百姓真是太需要金融知识了,社会上行骗的人那些漏洞百出的骗术稍有一点点金融常识就能识破,可竟然能骗得成千上万的百姓疯狂去投资,(广西及全国的多起投资传销案就是实例)。其实还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罢了。只想能挣得多少暴利,没想过万一赔了怎么办,由此引发的家庭悲剧也常见报载。每当一个金融新名词出现时,都是由钱买的代价托出来的,什么PE、VS的,可投资的人连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和风险投资的特性都搞不清楚就一脑门钻进去指望发大财。等到手里的上市企业的什么一级半的股权投资没了下文,卖给这些股权的投资公司人去楼空时,才想到搞清楚这是个什么东西。在课堂上听我讲解股票的来龙去脉,一级市场投资的几个阶段和要素才如梦方醒,面对这些损失了血汗钱和棺材本的百姓,我有了一种用我的金融知识来帮助他们尽可能规避风险的愿望,但我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我无法去纽转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我只能独善其身一点点地从离我最近的百姓做起,由此就有了做一个金融扫肓网站的想法。利用网络的力量,大面积地早一天让百姓懂得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就会让无数的人们真正受益于金融产品带来的财富增值效应,也能规避尽量多的风险。这就是今天我的 www.gongpingwang.com 诞生的由来。我想让人们懂得:金融产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您的。记住我这句话财富就会靠近你。
    我在课堂上常讲在资本市场投资得两条腿走路才能行,一是要有资金,二是要有知识,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大量的掌握市场信息,还要分析当下的政策动态,目标确定后的长期跟踪,最后建仓和出仓时机的选择,这些都是要非常专业的人来做的工作,普通股民对这些工作简直就是望尘莫及,所以他们赚钱是偶然,赔钱是必然的。我对操盘手的培训不是重在技术层面上,而是重在心态培训上,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变盘冲击的决策才会控制住人性的贪婪和赌博心态。很多优秀的操盘手的失误不是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心态上。为朋友们管理的资金这几年从未亏损过,都是获得超高的收益,我自己从进股Shi买第一支股票起至今也没赔过。不少同行纳闷为什么你就能做到不赔,我说我把这事当做一项计划来做,不是当做一场赌局来做,我了解这个市场的一切和当下政策对市场的关联影响,在资本市场必须是有谋略地去决策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必胜的保证,因为我是专业的。例如这次对600362及其权证580026的建仓、出仓大获全胜的案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同样的股票同样的操作,跟我桩的朋友却赔了钱,一天涨几个点时兴奋不已,但处行情变盘后却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在四处打听后终于割肉出逃,前面赚的全赔进去了。这就是心态和自信心让他赔钱的。而我们对580026长达半年多的跟踪,分析,确认这将是我国第一支一定会行权成功的权证。而超活跃的600362也将会在节后有上佳表现。而在政策趋势分析上我年初就在相关文章中阐述的央行调控政策的大局兼顾特点一定要收缩流动性,只要银行流动性一减小必定带动楼市下行,而趋利的资金流只会向资本市场溢进,股Shi定会疯狂一下。节后股Shi定会轻松上行,事实的发展也和我的分析报告完美一致。最终自信让我朋友们的资金在我手中得到丰厚的回报。做成一项预测计划,并在实际的趋势走向中得到成功印证,那份成就感早在多年央行的每个季度、年度的经济金融走势分析预测报告得到走势印证时就让我陶醉其中,一点不亚于我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中央领导对我的调查报告的颁奖时的感觉。我享受这份感觉,我身边学操盘和趋势分析的学生现在也和我一样乐在其中了。
    我国的资本市场严格的说应是从国家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算起,没有自1984年的企业股改,就没有1990年的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先培育玩的对象再设立玩的场所,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法规来规范,这就是国家的渐进式金融经济改革方式。但当真的建起来了,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甚至还有开盘后没人玩零成交的纪录。就象当年我艰难地动员在企业工作的朋友们购买自己企业的股票一样,一点不亚于我父亲那代老银行人50年代动员百姓储蓄,把钱存在人民银行的难度。国人历来的投资理念就是跟风从众,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从不敢买到不计后果疯狂买不过就几年时间。现在想起当年的情景都感觉好笑,从不见兔子不撒鹰到别人养的兔子他也撒鹰,不懂人家的赚钱效益是和自己无关的,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定律,你看见昨天的净值下单,可买到的一定是今天的,过往业绩决不能当做你以后一定赚钱的保证。但是大多数人是不懂的,还拿理解储蓄利率的思维一样去想,看见了觉得合算就往里放。就是这样大部分不懂的人参与的资本市场游戏,你能指望如国外的资本市场那样顺利发展吗,不可能的。所以才有我国股Shi无数次的非理性上涨和下跌,才有自1990年证券交易所设立半年后的1991年政府干预基金的设立,开启了国家在资本市场运作中政府主动坐庄买卖股票、调整市场指数、干预市场起落的先声。政府要经常出手调控股Shi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不成熟程度决定的,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是做为国民经济的蓄水池的中国特色决定的。
    近段央视播出了曾经是华尔街精英的我的朋友陈思进参加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华尔街》,为大众展现了关于资本市场的启示。在为资本市场的实践者提供镜鉴的同时,让国人对华尔街有了一个全面理解。也让国人了解我国引入的‘资本市场“来作为市场经济发展是经济制度中“不好的经济制度”的一种,既然不好,自然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特别是怀有贪婪野心的人常利用它的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大谋其私利,什么老鼠仓、什么内部信息泄露等现象会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触发或大或小的经济危机。我们政府管理者当下要做的就是规避它的缺陷,完善对其的监管机制,让参与者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的公平。这就要通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培育出一大批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和规范上市企业给投资者的利益(分红)回报的公平才能做到。所有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经济强国是靠无数的健康成长的实体经济来支撑的,这个资本市场就是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设立的。产业资本只有进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说是走向了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国外用了二百年,走到今天还没做到用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来规避金融风险呢,我们才区区二十年就想做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公平,那也太难为政府了。好在我们是在往这个方向移动,只要方向正确,早迟会逐步达到预期阶段性目标的。有了别人的错误借鉴,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的。最终我国也会有如美国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共同基金”,百姓也会放弃当下盲目的狂热,树立起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的理念,我们也会有如美国一样严厉的“萨奥法”,到那时我们才能说距离成熟的资本市场不远了。
                                                                二0一0年十月于北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04: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