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7日文章,原题:美中关系转向深层不互信 一年前,在首次正式访问亚洲时,奥巴马总统在中国说,美中两个大国间的“深层、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纽带”,使两国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及世界经济等共同全球责任上成为伙伴。而在一年后,他这次明显绕过中国的亚洲之行中,大部分关于伙伴及共同责任的言论已被两国深层不互信及大范围的失望所代替。
在这一年里,中国领导因奥巴马会见“****”分子**并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而日渐愤怒。同时,美国希望中国为天安舰事件向朝鲜施压的努力也宣告徒劳,并对中国在中日撞船事件中的强硬态度而备感担忧。此外,双方在贸易,如轮胎、汽车部件和鸡肉以及中国是否操纵了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也存在多项争议。
专家认为,这一年正是双方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相抵触的例子。中肯地说,目前的中美关系已跌至多年以来的最低点。
一些人认为,双方关系恶化的背景是,中国的胆量因顺利度过金融危机而日益增长,希望在本地区及全球实现其利益。但专家认为,不是单个问题,而是一些互无关连的事件不断积累,加上双方对彼此立场存在极大误解,才导致了这次关系的倒退。“双方都在为眼中所见的对方的举动担忧。”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说,“这是一个线级的、不断发展的效应,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原因或单线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