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令尉:股Shi火实业凉 “战略收储”并不乐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8 14:4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有色金属矿山实体企业日子似乎并没有那么红火,云南的大山依然沉寂,“亚洲锌都”兰坪附近的铅锌矿大部分仍处于半停产状态,和股Shi上的“锌”欣向荣相去甚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和锆在内的十种金属进行战略收储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经进入验收状态。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
  作为一家涉足了金属矿产资源投资的基金,我对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这样是否会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的难度?
  我国矿业管理一直是官商不分、权利寻租的焦点领域。私人矿权没有得到法律的尊重,权利不稳定导致“所有权”人枉顾资源价值,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严重、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等现象长期存在,且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矿难不断。在这种背景下,矿产资源整合也叫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效果欠佳,直到2009年山西开展饱受争议的煤炭资源整合,才似乎开始起成效。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敏感地意识到,包括有色金属矿产在内的其他矿产资源也将面临类似的国有化整合,民间资本放缓了矿产投资的步伐。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金属矿产资源却曾经经历了狂热的投资潮。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活跃着一支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探矿队伍。云南德钦州维西县是个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地带峡谷深处的偏僻小镇,而我到这里考察时,居然看到街上随处走动的黄发碧眼的老外,有来自加拿大的,有来自澳大利亚的。还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看到最为壮观的铜矿开采场面:蜂窝状的矿洞遍布整个矿区,一队队驮矿石的马匹川流不息,驼铃声、马嘶声、人语声此起彼伏,构成一幅生动的原始采矿图景。置身其中,会让你不禁自问:我们还身处于现代工业社会吗?
  在那个时期,炒矿的民间资金出没在各个矿山,每个人眼里都闪动着“金”光,即使政府出于资源有序开采的战略考虑,提出有色金属资源整合,鉴于每一座矿山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很多整合也是无疾而终。更多的是各路资金在角逐着或大或小的矿山探矿权或采矿权,进一步搅乱整合的步伐。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有色金属需求骤减。一夜之间,云南的大山突然沉寂。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空前困境。在此后数个月内,云南、湖南等地先后出台有色金属收储计划。而作为有色金属大省的云南,动作最为迅速。2008年底即出台政策,分批收储100万吨左右有色金属产品,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其后,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全球各个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我国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催生下的信贷暴增,民间资本从担心资产贬值、“现金为王”迅速转变为担心货币贬值,以浙江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富集地的避险资金,迅速进入有色金属投资,家家户户存铝锭,大小工厂收铜材,掀起有色金属“民间收储”的热潮,迅速推高2009年的有色金属价格。
  然而,没有实体经济发展支撑的金属价格上升,并未使金属矿业企业日子好起来,杂草继续在停产的矿山上疯长。金属矿山的收购价格大幅下降,较2007年高位时候下跌50%以上的矿山,不在少数。这时候应该是投资的低位时机,其实应该也是推动资源整合的时机。
  趁着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矿业行业陷入艰难,不少专业投资机构从2009年开始寻找低位进入金属矿业的机会,小金属战略资源品种成了重点关注的收购对象。但是,由于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民间资本出于对这种国有化整合手法的担忧,面对众多机会,并未贸然出手。而根据我们参与考察的几个小金属矿产品种生产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政府也没有抓住这个地位机会有效地推动资源整合。
  最近股Shi“煤”飞“色”舞,新的“股Shi民谣”四处流传:金神抖擞、铜心协力、锌欣向荣、铝创新高、铅途无量、锡皮笑脸、钛疯狂了……,相关金属品种的上市公司股价节节走高,赢得了众多在有色股上赚得盆满钵满的股民阵阵喝彩!但需要重视的是,有色金属矿山实体企业日子似乎并没有那么红火,云南的大山依然沉寂,“亚洲锌都”兰坪附近的铅锌矿大部分仍处于半停产状态,和股Shi上的“锌”欣向荣相去甚远。
  在这种时候推出国家战略收储计划,无疑会使矿主更加珍惜手头的矿业资产,恐将对各地资源整合的顺利推进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从推动资源有效利用,提高我国优势资源的国际话语权以及保护稀缺资源,降低对外依存度的战略角度看,国家实施战略储备是必要的。至于整合手法,则应避免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弊端,在合适的市场时机用经济手段实现整合目的才是上佳之选。
  (作者系北京领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曾令尉的其他专栏文章
    曾令尉:50倍PE,股Shi楼市谁安全
    曾令尉:二次调控下的楼市能稳吗?
    曾令尉:从国美之争看公司治理理念
    曾令尉:民营企业到底该不该上市?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9: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