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徐皓发自上海
随着10月以来股强债弱的逆转,资金逐步从债基流入股Shi。
日前,交银施罗德发布公告表示,将从11月3日起取消对交银增利大额申购的限制。此前,交银增利债券基金限制了单笔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以及当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的申购。
近期,部分股票型基金开始“拉闸限购”,泰达宏利红利、泰达宏利品质[1.28 1.59%]两只基金自10月26日起暂停接受单笔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大额申购及转换。而华商盛世成长[2.31 1.82%]基金也从11月3日起限制3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债券资产降温
10月A股发力突破3000点,债券市场同时也遭遇冲击。在三季度备受资金宠爱的债基产品开始降温。
从场内基金可窥一斑。随着富国天丰[1.10 -0.09%]市价9月、10月的连续下跌,其溢价水平已经从最高的5个百分点收缩殆尽。最近上市的大成景丰分级债的市场热度也较前一月上市的同类产品富国汇利分级债大幅下降。
即便债基仍在持续发行,基金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却在大幅缩水。
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10月基金托管在银行间的债券量增加了20.4亿元,较9月196亿元的增持量大幅下降。虽然基金总体依旧对债券资产采取了增持,但事实上,从8月开始,基金对银行间债券的增持水平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
侧重配置可转债
在此环境下的四季度,债券基金经理们也将倾向于从股Shi“要收益”。刚披露的三季报中,不少债券基金经理表示,将扩大转债等权益资产配置,同时积极参与新股申购,以保持净值稳定。
东方稳健杨林耘表示,在目前升息的大环境下,组合中的转债等品种就有扩大收益的可能性,从而抵御市场波动。华富增强收益基金经理曾刚也认为,“有必要保持适度的可转债配置,并较为积极地参与新股申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