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利克说,发展经济学须更好地帮助决策者
世界银行转变发展研究模式,借鉴发展中国家经验
2010年9月29日,华盛顿: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今天敦促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使之更有益于决策者,并宣布对世界银行的研究工作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公开数据,公开知识,公开解决方案”,利用发展中国家国家人民的知识资源。
佐利克在世行年会在华盛顿召开前夕发表演讲,他指出全球经济危机突出了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的迫切性,发展知识应实现“多极化”,承认作为新增长极的发展中国家及其经验日益重要,必须掌握新的软件和通讯手段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他在乔治城大学演讲时指出:“目前出现了一个新的机会,同时当然也迫切需要为发展经济学注入活力。软件带来了新工具;互联网带来了新通讯手段;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新经验。我们需要聆听和推行发展经济学的民主化。”
佐利克说:“早在危机爆发之前,对于主导模式就已有质疑,并有感觉需要对发展经济学进行重新思考。危机使得这种需要更显迫切”
佐利克表示,世界银行作为最大的单一发展知识来源,如欲保持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先锋地位,其角色必须改变。
他说:“新的多极经济要求多极知识。我们需要推进发展经济学的民主化,去除其神秘性,承认我们对答案并没有垄断权。我们需要敞开大门,承认其他人也能够寻找和创造自己的答案。而且这种开放式的研究革命正在进行中。我们需要承认,发展知识不再是研究者、学者或象牙塔的唯一领地。”
世界银行将采用“批发型”与网络研究模式来补充其“精英零售型” 经济研究模式——即,由经济学家专攻某些具体研究课题,然后写出论文。这种新的模式越来越多地依靠向外部人员提供软件工具,并通过互联网准其进入世行数据库,以便他们能自行开展研究和数据分析,进而对发展知识做出贡献。通过“发展应用方案大赛”鼓励开发新的创新工具和应用方案。这些动议将有助于世行发掘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经验。
佐利克表示:“这是我要求世界银行遵循的方向,这是发展经济学的民主化,这将永远改变我们进行发展研究的方式。”
要使发展经济学对决策者更具借鉴意义,就需要承认所提解决方案并不一定普遍适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模式。
佐利克指出:“从事研究的经济学家们往往不是从发展实践者所面临的关键性知识缺口出发,而是去追寻他们利用行业目前热衷的工具所能解答的问题。”
佐利克指出:“发展的历史记录表明,普遍适用的模式是不存在的。适用的政策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依靠出口还是内需拉动增长,再如根据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采取不同类型的创新模式。当前的适用政策可能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的政策,原因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和供应链在国际交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
佐利克呼吁对传统智慧提出质疑,他列举了在如何更有效地战胜贫困和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方面存在的四大知识缺口。他号召研究人员和世行以外的人们围绕这些以及他们发现的其他知识缺口展开辩论。题为《发展研究:世界银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看法》的报告对这四大知识缺口做了阐述。
首先,对经济转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需要提高认识。由迈克尔˙斯宾塞主持的增长委员会提出有13个经济体在过去25年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为什么为数这么少?第二,怎样才能拓宽获得经济机会的渠道(包括私营部门)从而使社会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能量,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第三,世界所面临的风险程度超过许多人的设想,对这一点需要提高认识,从而更加重视如何来应对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流行病、战争和内乱、油价和粮价冲击、危及世界弱势群体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等等。第四,需要知道哪些是有效的方式:需要有一个着眼于结果的研究议程,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来评估发展工作的效果,包括评估援助的效果。
佐利克说:“这是世界银行客户的需要,是我们股东国的要求,无此则务实型的发展经济学便会枯萎凋零,半途而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