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军测试新版战斧导弹 能对付不同打击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7 10:3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斧Block IV型战术巡航导弹。


  据美国媒体10月25日报道,近日美国海军完成了联合多效应战斗部系统(Joint Multi-Effects Warhead System -- JMEWS)的首次实体测试,其结果达到了战斧Block IV型战术巡航导弹新战斗部的所有性能目标。
  联合多效应战斗部应用了美国目前在巡航导弹弹头上的一些最新技术。所谓多效应,就是能够对付不同的目标。过去巡航导弹一般都采用高爆弹头,利用巡航导弹的打击的精确性,来攻击敌方指挥部、飞机掩体等受到防护的高价值目标。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就是这个目的,同时也让“战斧”导弹名声大噪。但后来随着美军精确制导弹药的普及越来越广,“战斧”导弹也在面临新的挑战。
  从美军发动这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对手普遍越来越弱。“战斧”导弹作为一种远程精确攻击战略性目标的武器,威力大、使用效率高,但是却很有牛刀杀鸡的感觉。美国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初期,使用“战斧”导弹攻击所谓恐怖分子营地,已经成为笑谈。因为从那几座破帐篷造价和巡航导弹的价值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且,巡航导弹携带的普通高爆弹头对大面积目标的攻击效果也不明显。
  为此,美军(主要是海军)特别向研制“战斧”导弹的美国雷声公司要求,要研制新型弹头来适应更多的战场。这就是联合多效应战斗部系统的由来。雷声公司为“战斧”导弹设计了一种两级战斗部,既可以攻击像掩体、地堡、指挥部这样的加固的“硬”目标,也可以攻击野战帐篷、部队集结地等大面积的“软”目标。
  应该说,战斧Block IV型战术巡航导弹如果能使用联合多效应战斗部系统,其性能会更加突出,也会适应更多任务的挑战。战斧Block IV型战术巡航导弹在设计上,就考虑到了攻击目标上多样化。原有的战斧导弹,只能攻击设定好的固定目标。而新的战斧Block IV型巡航导弹在飞行中就可以接受指令,攻击新的目标。甚至在战区上空飞行的战机,都可以命令战斧Block IV型巡航导弹在空中盘旋等待,来等待飞行员确认新目标后发动攻击。由于战斧Block IV型安装有卫星数据链,它可以将战场毁伤情况画面拍照并传回后方,同时后方也可以通过卫星来随时掌握导弹的各种遥测数据。
  由此可见,战斧Block IV型导弹一旦使用新战斗部,对敌方的远程纵深打击效率将更高,杀伤力也更大。
  从表面上看,战斧Block IV型导弹研发新战斗部是为了反恐战争的需要。但从恐怖分子掌握的装备来看,普通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来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已经足够了。新战斧导弹的出现,根本上还是为了针对具有大纵深国土的国家。
  10月18日,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莱昂斯在《华盛顿时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需要加强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除了加强反潜艇力量之外,还需要提高反导和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并将那些老式弹道导弹潜艇升级为巡航导弹潜艇。”
  美国现在已经有了4艘改装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潜艇可以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按照前些日子3艘该级潜艇同时在中国周边露面来看,中国将会面临462枚巡航导弹的“集火攻击”。而使用战斧Block IV型战术巡航导弹,再加上新设计的弹头,美军将能够隐蔽对中国沿海及纵深发动迅速而大面积的精确打击。原有的部队隐蔽、机动都将不适应美军新型导弹的攻击,因为新战斧的设计特性,是一种“贼不走空”的策略,要么导弹被击落,要么导弹就要更新目标展开新的攻击。如果找不到原有目标,导弹不排除会攻击火车站、医院、桥梁等人口大规模集中的地区。
  即使这样,这位美军退役将领仍嫌不够,还要求美国改装更多的潜艇。尽管核潜艇的核弹少了,但是巡航导弹增多反倒增加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因为美国将领就不用担心使用核武器所带来的政治后果,而且还没有战机飞行员的损失。因此,防空袭,特别是防巡航导弹攻击已经成为未来具有大纵深国土国家防空重点应对的方向。
(责任编辑:刘峰)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01: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