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公司在亚洲工作了四年的区域副总裁终于得偿所愿地获准回欧洲。在开Farewell party之前,例牌的,会做一些小小的煽情作品:每个部门派代表对着镜头说几句话,剪辑成一个短片作为可保存的临别赠言。是日,摄影队大帮人马来到公司,录像开始,大家早就兴趣盎然地化好了妆,收拾齐整后一一出镜,但大多数人,不,几乎每个人,都在不到1分钟的录影里说出了“I Love You!”的话,或是用手做出心形以表爱意。但其实,即将离去的老外常驻地是香港,参加录影的人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和他有接触,而这所谓的接触,也不过是每周一次的例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者是在每年两三次的大会里有着非常公式化的谈话而已,看着这么多人,对着一个并不熟悉,更谈不上喜欢的人热情地倾吐,而表情也没有任何的尴尬和不自然,特别是这些充满激QING的话统统来自于素来以含蓄著称的中国人。他们平时对”我爱你“一类的词肯定是非常吝啬,即便是对家人也不一定说得出口。一句甚至无法向亲人表达的肉麻话何以可以在办公室里对一个几乎是陌生人的男上司大方地,大声地被讲出来,不禁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如果深究滥情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办公室里的孤岛效应。办公室同事,每天对牢十多个小时,不管原来喜不喜欢,互相接不接受,就像被困在孤岛的男女一样,大家的选择并不多,要么相敬如宾,上班来,下班去;或者是反目成仇,日日互相煎熬;再有,就是大多数人现在的选择,在办公室里创造暧昧的气氛,大家在虚假的相亲相爱,互有情谊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来来去去,聚时多情,分也不会心碎,绝对是现代人保护自己,享受当下的哲学在办公室里的绝好体现。二是情感干涸。对大多数人来说,惊心动魄的爱情只是在小说中,电影里看过,尝试过的人并不多,没见过巫山云,就以为片片云都可以在巫山飘动,于是每天在公司过过嘴瘾,享受一下小暧昧带来的小快感也就可以理解,聊胜于无了。三是虚拟世界带来的真实便利。在MSN上亲一亲,要么用英语说个“I Love You”毕竟不是面对面含义真切的表达,但这个表达可以给自己的日常工作带来立竿见影的便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怕只怕,人际关系本已经道道设防,半信半疑;加上那些本已不浓厚的爱,一点一滴地都泛滥在了错误的地点,浪费在了错误的人身上,到需要的某一天,还会剩下多少留给真正值得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