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荐] 央行加息有助于抑房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1 10: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行加息有助于抑房价



2010-10-20 南方都市报


    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出奇兵,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三年之后,在市场人士对加息绝望之后,中国央行再次加息。通常而言,央行加息是为了降低经济增速,打消通胀预期,抑制资产泡沫。

    但在全球资金一体化、全球套利资金风起云涌之际,加息未必能够抑制通胀。

    加息抑制通胀需要前提,并列的重要前提是,拥有高效的国内市场,汇率自由浮动,坚定地执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期间存在三步曲,拥有高效的国内市场是建立浮动汇率机制的前提;有了浮动汇率机制,才可能拥有独立自主的利率政策。

    拥有高效的国内市场,意味着多数企业可以抵御汇率与利率的起伏,不至于出现在汇率压力下溃不成军的局面。而在汇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可以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利率不必亦步亦趋跟着美欧等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央行可以建立货币信用体制,重新捡回失落的人心。

    归根到底,货币信用是防止通胀的良方。如果央行坚决以CPI3%为控制目标,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市场就会作出明确预期,资产泡沫绝不至于不可收拾。在控制通胀预期方面,德国、加拿大等国是全球央行的导师,而美国、日本等国则成为糟糕的标本。

    加息是个通道,是一连串事件。通常而言,前两次加息大都只有象征意义,是央行释放紧缩信号的汽球,资本货币市场通常会上升而不是下降,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只有在加息使投资风险大幅上升、投资成本超过收益时,资金才会鸣锣收兵、马放南山。

    在资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某个央行的加息不可能起到作用,只有协同作战,才能战胜通胀和资产泡沫。除非中国已经与美国达成了共识,否则,此次加息很难收到抑制通胀的效果,反而会让通胀预期火上浇油。

    目前全球出现新的套利趋势,从日本、美国等货币泛滥的低息国家,流向通胀压力巨大、经济增速相对较快的新兴国家、商品资源型国家,具体而言,即流入澳大利亚、南非以金砖四国等国家。新兴市场的利率不可谓不高,巴西的基准利率达10.75%,南非的基准利率也达6.5%。自6月份以来巴西里尔、南非兰特对美元的汇价上升均超过了10%。今年9月16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该国基准利率(回购利率)25个基点至6%,上调反向回购利率50个基点至5%。但结果却令人失望,从9月30日-10月6日流入新兴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高达60亿美元,创下33个月高位。环球新兴市场第三季资金流入高达229﹒78亿美元。

    相反,如果中国央行加息放出紧缩信号,而美元同步以较大幅度上升,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则央行加息将在短期内收到抑制通胀之效。这正是市场的表现,中国央行刚一宣布加息,美元马上得令,开始大幅上升,截至北京时间10月19号晚10点半,美元指数已大幅上升1.2%。

    从长期看,如果中美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如果美联储放任美元下挫,那么中国央行加息的独角戏将成为无人捧场的悲剧,根本达不到效果。

    好消息是,此次加息能够摧抑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前有严厉的房地产新政,加上目前的升息预期,未来还有房产税重拳伺候,多数投资者会知难而退。以商业按揭贷款而论,一些银行已经取消了首套房的优惠利率,二套房利率1.1倍,利率高达6.116%,加上未来房产税,估计成本在每月7%以上,除非房地产能够每年稳定上升10%以上,否则投资房地产就难以做到盈亏平衡。

    疯狂的投资者应该保持最后一丝清醒,房地产投资的黄金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1: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