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旺报:五中全会应关注**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5 14: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社评,题为《人事布局透明化 扩大党内民主》,文章摘编如下:

  许多人关心**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计划”的定调,但是更应该关心的是人事布局问题,而在人事布局问题中,最该关心的是**人事决策过程与党内民主问题。

  此次会议,人事问题比经济问题更重要,道理直接而简单。因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调整方向,**党内、政界、学术界已经建立高度共识,会议只需照本宣科,未来关键在能否有效执行,执行是否有效。中国不同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由民间企业决定,政治力作用极小。

  在中国,经济就是政治,经济政策的执行要靠强而有力的政治力量,三十年来,政府治理能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未来“十二五计划”的执行依然要靠“人”,倘若缺少了一个同心同德的人事布局,经济结构的改革就不可能真正落实。

  这正是海外广大华人关心之所在,他们的关切可以归纳为几点。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人事布局几乎可以确定,就是2012年**十八新领导班子的布局,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领导班子?二、已经行之多年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体制是否继续?无论继续或不继续,哪一种领导体制对必须进行的政治改革更有利?

  自一代强人邓小平逝世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两届政权和平转移,世人为之称赞。事实上,中国政权的连续稳定性,是国际社会愿意接纳中国成为伙伴的前提条件。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出现瑕疵,中国过去二十年建立的国际声誉将得而复失。

  2009年举行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并未按照过去三十年的惯例提名军委第一副主席,曾经引起国际社会的疑惑。**的人事决策过程并不透明,外界只能用历史惯例或中国政治潜规则各自解读,造成外界,包括华人社会与外国政府对中国政治情势判断非常大的混乱。


  作为一个立志要成为泱泱大国的中国,这种处境非常不利。

  后邓小平时代开始,中国已经由强人领导转向集体领导,然而集体内部依然存在争执,也造成路线及政策的反复。世人非常想明白,**的集体领导是否存在决策机制,或者,集体内部仍然以某种人治状态存在?**谈党内民主至少已经八十年,如果最核心的中央委员会仍然无法建立民主机制,遑论基层的党内民主?如果共产党党内无法民主,遑论人民民主?

  一直有人认为,党内民主是高调,是不明白中国政治现实的看法。的确,中国的政治外人确实难以理解,现实环境下倡言党内民主确实有点高调。

  但是,若把问题反过来问,中国若不从党内民主做起,中国的民主有前途吗?保有专政地位的**,若不推行党内民主,还有建立“可持续发展专政优势”的希望吗?

  对于以上这两个反问句,如果答案是响亮而干脆的“有前途、有希望”,那么我们的讨论就可以结束了。若答案是犹疑且不肯定的“可能没前途、希望不大”,那么,**的党内民主就不再是一个现实中多么困难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得不做的生存问题。若进一步责之以历史大义,人们甚至可以说,**人事布局的机制化、透明化,不再是**的问题,而是中国历史命运的问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主张独自肩负复兴民族重任的政党,连集体领导的机制都不稳定。

  我们衷心企望,十七届五中全会透露的人事布局,能够让外人看到党内民主的进程。**高层应该明白,海外关心中国前途人士固然关心谁当家的问题,但是更关心的是由谁当家的决定机制;前者关乎十年,后者关乎百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7:3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