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施政主打民生 创富才有繁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5 14: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文汇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施政主打民生 创富才有繁荣》,文章摘编如下:

  特首曾荫权13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最大特色是主打民生,针对房屋、贫富差距和长者福利等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提出比较全面可行的措施,体现了本届政府在余下任期内,不做看守政府,而是强化以民为本,努力处理社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施政报告改变了过去几年的“派糖”惯例,集中资源帮助在职贫穷人士和家庭自力更生,改善生活,显示了扶贫的新思维和长远政策。施政报告主打民生,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忽视创富,只有重视创富,才可为改善民生提供足够的财力。因此,当局应继续加大力度振兴经济,真正让市民有持续的繁荣可享。

  围绕市民最关心的房屋问题,施政报告公布长、中、短期措施。长期而言,当局将增加土地供应,平均每年兴建约1.5万个公屋单位,并透过勾地表及主动卖地,确保私人住宅土地不会短缺,平均每年弹性提供约2万个私楼单位供应;中期而言,政府会协助市民自置居所,推出“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以“先租后买”方式帮助夹心阶层上楼;短期而言,港府会采取适当措施,包括限制“发水”面积、将地产项目暂时剔除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及着手研究立法规管一手私人住宅物业销售等。施政报告提出了从土地供应到楼宇销售的整套房屋政策,这是吸取了过去房屋政策的沉痛教训而制定的,既有助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又可帮助市民上车。施政报告未“落重药”打击楼市,而是从土地供应这一根本问题着手,即使面对外围金融市场波动,也将有助避免出现楼市大上大落。


  施政报告应对贫富差距的政策具有针对性,除了提供基层儿童课本费及在职贫穷人士交通费支援外,政府与商界亦成立百亿元的关爱基金。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特区政府已动用逾千亿元“派糖”,几乎成为惯例。今年的施政报告改变“派糖”惯例,集中资源进行教育扶贫和帮助在职贫穷人士,显示了扶贫的新思维和长远政策。其中资助全港合资格在职人士每人每月600元的交通费用,可补充最低工资不足综援之数,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就业入息补助。长远而言,政府应借鉴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做法,通过填补收入的方式,鼓励低薪工人继续工作。在长者福利方面,从区域融合的角度放宽领取高龄津贴的离港期限,加强社区及家居安老服务,显示了实事求是应对香港社会高龄化的新思维。成立“关爱基金”为基层市民提供支援,让商界承担社会责任,则有助纾解“仇商仇富”情绪,推动社会和谐。

  但是,无论是扶贫还是安老,离开了创富,皆将失去坚实的基础。施政报告在贯彻民生优先原则的同时,也贯彻创富扶贫的原则,发展经济的措施,包括争取把粤港合作中最重要的功能定位纳入“十二五”规划,参与前海发展,加快落实十大基建,推动六项优势产业发展,强化传统四大支柱产业,协助香港服务业拓展内地市场,加强对中小企支援等。施政报告坚持创富扶贫,通过发展经济来提供改善民生的动力,体现了“共济共享”的正确方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9:4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