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方放还中国船长詹其雄后,韩国《朝鲜日报》连发报道称,在“中日两国以自尊心为赌注”的外交战中,日本自尊心大损。报道并援引北京外交界人士分析说:“日本不堪中方压力,在面子和经济利益中选择了后者。可以说,中国‘外交力量’获得了胜利。”报道认为,以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力量为基础使周边国家屈服的“外交力量”,正是中国稳步走向外交新模式的表现。
报道说,由于此次事件会成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先例,所以可能会对今后的中日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报道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分析说:“日本想要留下用日本国内法处理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生案件的先例,这让中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此次事件中始终保持了强硬立场。”
金融危机是拐点香港文汇报引述报道说,近来,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中国依靠经济实力的外交力量。中国今年7月对韩美两国计划在天安舰爆炸沉没事件上采取的后续措施—西海联合军事演习表示强烈抗议,并在中国南海和东海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对以本国产业破产危机为由不为所动的中国并未产生太大影响。今年8月,负责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领土纠纷地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中将贾斯瓦尔申请赴中国参加军事交流的签证被拒。原因是美国和印度之间的核合作协定。中国还立刻向巴基斯坦出口了核反应堆。今年年初,中国对美方表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要道中国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因此,中国同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产生了纠纷。
报道称,北京外交界指出,中国之所以推行如此强而有力的外交,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发生变化的中国地位和国内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军官和各政府机构内的强硬派借助这种舆论趋势公开推行强有力的外交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