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 适用专业:传播学
一、 复习要求:
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规律;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及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概念清楚,掌握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和教育传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成果,我国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和成果。重点掌握:传播及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以及学术源流、相关理论以及传播模式;传播五个环节的相关理论,包括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以及传播效果研究;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近现代传播思想的变化,当代传播思想研究。
二、主要复习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一般理论
(一)传播学是20世纪兴起学科
1、 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2、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 研究传播学人社会需要。
(二)我国的传播学研究。
1、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角。
3、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轨迹与主要成就。
(三)传播学
1、 传播学是什么?
2、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3、 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
4、 传播学的奠基人。
(四)传播
1、 什么传播?
2、 传播过程与要素。
3、 传播的社会功能和负功能。
4、 传播主要类型。
5、 大众传播的特征。
6、 组织传播的特点。
7、 内向传播的意义。
8、 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9、 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10、国际传播特点。
(五)新闻传播
1、 新闻与新闻传播。
2、 新闻传播系统学说。
3、 新闻要素。
4、 新闻价值要素。
5、 新闻传播特征。
6、 报刊的四种理论。
(六)传播自由与控制。
1、 传播自由的基本概念。
2、 传播控制的形式。
(七)传播结构与模式。
1、 结构功能理论和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2、 什么叫传播模式。
3、 线性模式。
4、 拉斯韦尔模式。
5、 香农模式。
6、 守门人。
(八)传播者与受传者
1、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类型与特征。
2、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权利。
3、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
(九)传播的信息理论。
1、 信息、传播与新闻的关系。
2、 信息污染。
3、 信息饱和。
(十)传播符号
1、 语言符号。
2、 结构主义理论。
3、 行为主义理论。
4、 关于“意义”。
5、 非语言传播。
(十一)媒介
1、 语言媒介的特征。
2、 印刷媒介的发展简史。
3、 电子媒介-----特征与特点。
4、 网络----特征、优势、问题与趋势
5、 麦克卢汉。
6、 英尼斯。
7、 媒介文化。
(十二)传播效果
1、 效果研究的学术传统。
2、 传播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3、 传播效果研究几个经典成果。
第二部分 新闻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
A、传播理论:
1、西方传播思想最早在中国的传播。
2、五四时期传播思想的嬗变。
3、中国自由传播理论与实践。
4、 文化革命中的传播与传播业。
5、 **后中国传播研究的转折。
6、 中国传播、传播学与传播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B、新闻学
1、新闻学研究的对象与主体。
2、李大钊新闻思想。
3、陈独秀新闻思想。
4、毛**早期新闻思想。
5、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6、宣传原则。
(二)新闻传播史知识
1、我国主要的新闻史著作。
2、我国最早的报纸、电台、电视台。
3《申报》、《大公报》。
三、参考书目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 童兵 金冠军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戴元光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