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8 17: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         适用专业:传播学
一、        复习要求:
了解人类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规律;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及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概念清楚,掌握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和教育传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成果,我国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和成果。重点掌握:传播及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以及学术源流、相关理论以及传播模式;传播五个环节的相关理论,包括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以及传播效果研究;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近现代传播思想的变化,当代传播思想研究。

二、主要复习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学一般理论

(一)传播学是20世纪兴起学科
1、        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2、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        研究传播学人社会需要。
(二)我国的传播学研究。
1、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角。
3、        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轨迹与主要成就。
(三)传播学
1、        传播学是什么?
2、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3、        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
4、        传播学的奠基人。
(四)传播
1、        什么传播?
2、        传播过程与要素。
3、        传播的社会功能和负功能。
4、        传播主要类型。
5、        大众传播的特征。
6、        组织传播的特点。
7、        内向传播的意义。
8、        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9、        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10、国际传播特点。
(五)新闻传播
1、        新闻与新闻传播。
2、        新闻传播系统学说。
3、        新闻要素。
4、        新闻价值要素。
5、        新闻传播特征。
6、        报刊的四种理论。
(六)传播自由与控制。
1、        传播自由的基本概念。
2、        传播控制的形式。
(七)传播结构与模式。
1、        结构功能理论和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2、        什么叫传播模式。
3、        线性模式。
4、        拉斯韦尔模式。
5、        香农模式。
6、        守门人。
(八)传播者与受传者
1、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类型与特征。
2、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权利。
3、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
(九)传播的信息理论。
1、        信息、传播与新闻的关系。
2、        信息污染。
3、        信息饱和。
(十)传播符号
1、        语言符号。
2、        结构主义理论。
3、        行为主义理论。
4、        关于“意义”。
5、        非语言传播。
(十一)媒介
1、        语言媒介的特征。
2、        印刷媒介的发展简史。
3、        电子媒介-----特征与特点。
4、        网络----特征、优势、问题与趋势
5、        麦克卢汉。
6、        英尼斯。
7、        媒介文化。
(十二)传播效果
1、        效果研究的学术传统。
2、        传播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3、        传播效果研究几个经典成果。

第二部分  新闻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
A、传播理论:
1、西方传播思想最早在中国的传播。
2、五四时期传播思想的嬗变。
3、中国自由传播理论与实践。
4、        文化革命中的传播与传播业。
5、        **后中国传播研究的转折。
6、        中国传播、传播学与传播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B、新闻学
1、新闻学研究的对象与主体。
2、李大钊新闻思想。
3、陈独秀新闻思想。
4、毛**早期新闻思想。
5、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6、宣传原则。
(二)新闻传播史知识
1、我国主要的新闻史著作。
2、我国最早的报纸、电台、电视台。
3《申报》、《大公报》。

三、参考书目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 童兵 金冠军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戴元光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7:48:21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科目:传播学研究方法              适用专业:传播学
一、        复习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在熟悉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各种研究方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要求掌握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论来源;定量研究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作用;定量研究的设计;定量研究的技术操作;定量研究报告的撰写;计算机在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传播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等,使学生能用定量研究、实地调查、控制实验等方法进行传播学研究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定量研究的基本理论
1、媒介与传播学研究
2、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
3、“三论”与传播学研究
二、传播效果研究
1、        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成果
2、        态度改变理论----学习论、一致论
三、定量研究理论
1、定量研究的特点
2、经验社会学与定量研究
3、心理学与定量研究
四、程序与设计
1、定量研究的基本步骤
2、课题与研究设计
3、工作定义
五、实地调查
1、        概述
(1)        问题设计
(2)        抽样设计
(3)        实地访问
2、实地调查——问卷法
(1)问卷类型、结构
(2)问卷的制作
(3)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3、实地调查——观察法
(1)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
(2)参与观察
(3)非参与观察
4、实地调查——访问法
(1)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2)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3)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
(4)访问法的特点
六、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的特点
2、        内容分析的应用
3、        内容分析的步骤
七、控制实验
1、        控制实验目的
2、        实验的特征与控制
3、        实验的实施
4、        实验设计
八、个案研究
1、个案研究的意义
2、个案研究的特点
3、个案研究的实施
4、个案研究报告
九、抽样设计与实施
1、测量的含义、尺度
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3、抽样与抽样调查
4、抽样的术语与程序
5、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
十、基本概念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        推断性统计分析
十一、设计问卷或设计研究计划



三、参考书目:
《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现代传媒经济学》吴信训金冠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  辛格尔特里  华夏出版社  2000版



考试科目:新闻学理论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        复习要求:
    一要准确系统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二要正确把握新闻、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的应用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绪 论
        (一)新闻学的形成和发展
1、        重点:(1)新闻学的定义;(2)世界新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中国新闻学的发展状况。
2、        领会:(1)新闻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3)学从西方来与由术入学。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重点:(1)新闻学研究的对象;(2)世纪之交中西理论新闻学研究。
2、        领会:新闻学研究的对象和三大学科结构(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

第一章        新闻的本质与特征
(一)        新闻的定义
1、        重点:(1)传统新闻定义;(2)新闻定义的新的探索。
2、        领会: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给予的不同新闻定义的分析和评价。
3、        思考:陆定一关于新闻定义的意义与价值。
(二)        新闻的本质
1、        领会:(1)新闻的大众传播属性;(2)新闻的上层建筑属性;(3)新闻的舆论宣传属性。
2、        重点:(1)邹韬奋、范长江的新闻观;(2)陈独秀、李大钊、毛**的新闻思想。
3、        应用:(1)分析外国非政党报纸的政治性倾向;(2)我国集团化报业中各类型报纸的不同性质。
(三)        新闻的特征
1、        重点:(1)真实性;(2)新鲜性;(3)及时性;(4)公开性。
2、        分析:新闻与其它传播手段相比较而具有的特性。

第二章        新闻的发生与发展
(一)        新闻的起源
1、        重点:(1)西方学者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2)我国学术界历来的不同观点。
2、        思考:新闻起源与人类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关系。
(二)        新闻的发展
1、        重点: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2、        领会:(1)古代非专门化的新闻传播;(2)手工操作的新闻信息专门化传播;(3)新闻纸标志新闻事业的诞生。
(三)        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        重点:(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2)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3)技术、政治、文化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制约作用。
2、        应用:运用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同态势。

第三章        新闻的缘起与传播
(一)        新闻的本源
1、        重点:(1)新闻源于事实;(2)新闻是加工过的信息、信息与新闻信息;(3)新闻是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记录。
2、        应用:比较分析不同新闻本源的观点。
(二)        新闻的传播
1、        重点:(1)新闻传播的要素;(2)新闻传播的流程;(3)新闻的选择
2、        领会: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
(三)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1、        重点: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基本点。
2、        思考:揭示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意义。
3、        应用:用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评析我国新闻改革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新闻的传者与受众
(一)        新闻传者论
1、        重点:(1)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2)新闻从业者的权力和职责;(3)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2、        思考:(1)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修养;(2)新闻职业的弱点。
(二)        新闻受众论
1、        重点:(1)基本概念及含义;(2)受众心理分析;(3)受众分层。
2、        领会:(1)接受理论的基本内涵;(2)读者的心理规律问题。
3、        应用:运用读者心理规律的理论和观点分析一篇新闻报道的效果。
(三)        新闻的大众性和我国的群众办报思想
1、        重点:新闻的大众传播特点。
2、        领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第五章        新闻的媒介与机构

(一)        新闻的媒介
1、        重点:(1)媒介的概念;(2)大众媒介的一般特征。
2、        领会:(1)媒介发展的历史过程;(2)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3、        应用:运用媒介理论分析不同媒介的优势与劣势。
(二)        新闻的机构
领会:各国新闻机构的不同设置与特点。
(三)        媒介与信息
思考:“媒介即信息”的科学含义。

第六章  新闻的价值与功用

(一)        新闻价值构成
1、        重点:(1)基本概念;(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3)新闻的具体作用。
2、        思考:(1)新闻价值的客观性;(2)新闻价值的实质;(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3、        应用:对不同新闻价值观念的比较分析,确立正确和科学的新闻价值观。
(二)        新闻的价值规律
1、        重点:(1)新闻价值规律的表述;(2)信息量的含义。
2、        领会:(1)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2)新闻价值的零位和负值。
3、应用:用新闻价值规律评析新闻作品的优劣。
(三)        新闻的社会功能
     1、重点:徐宝璜、邵飘萍关于新闻社会功能的观点。
2、思考:新闻的社会功能分析

第七章  新闻的舆论与宣传
1、        重点:(1)新闻宣传与舆论导向;(2)新闻引导舆论的方式和途径;(3)新闻的舆论监督。
2、        领会: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和规则
3、        思考:新闻宣传的党性与阶级性;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

第八章  新闻的原则与规范

(一)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
1、        重点:(1)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实质;(2)新闻自由由来与发展。(3)西方学者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
2、        思考:(1)新闻控制的必要性;(2)新闻控制的目标与途径。
(二)        新闻法制
1、        重点:(1)新闻法制的定义;(2)新闻法、新闻法规、新闻立法是含义;(3)新闻政策。
2、        领会:我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
3、        应用:对比我国新闻法制与资本主义新闻法制的本质区别。
(三)        新闻道德
1、        重点:(1)新闻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内涵;(2)新闻道德规范。
2、        领会: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
(四)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
1、        重点:社会主义新闻的指导性特征。
2、        领会:社会主义新闻的指导范围和方式。

第九章         新闻的效果与调控

(一)        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
1、        重点:(1)舆论的含义;(2)导向与监督的含义;舆论监督的类别。
2、        领会:(1)舆论监督的意义;(2)舆论监督的范围;(3)舆论监督的特征。
(二)        新闻效果的调控
1、        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2、        高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3、思考:新闻的负面效应与调控。

第十章  新闻的经营与管理

(一)        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与集团化
1、        重点:(1)媒介市场的概念与角色;(2)策划与营销;(3)集团化趋势。
2、        应用:媒介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二)        新闻媒介的领导与管理
1、        重点:(1)什么是管理;(2)什么是媒介管理;(3)现代媒介管理的基本要求。
2、        领会:(1)现代媒介的生存环境;(2)管理者与领导者;(3)媒介组织的结构设计。

第十一章  新闻的研究与批评

(一)        新闻研究的历史与前景
1、        改革开放与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兴盛(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2、        新闻学新学科的出现。
(二)        新闻批评论
1、        重点:(1)新闻批评的特殊含义;(2)开展新闻批评的基本规则。
2、        领会:新闻批评的方法。

三、参考书目:
1、郝雨、王艳玲著:《新闻学概论》;2、童兵、林函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7:48:37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科目:新闻业务               适用专业:新闻学
一、        复习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复习大纲包含的报纸与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业务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1、        新闻采访的特点、形式、新闻报道的要求,新闻敏感,新闻价值。
2、        新闻记者、编辑的素质和修养。
3、        新闻采访的线索、新闻采访的艺术。
4、        新闻报道体裁、新闻/消息的结构,各类新闻、通讯的采写。
5、        报纸编辑方针、新闻编辑素养。
6、        稿件编辑、标题编辑、版面编辑,副刊、专刊编辑、图片编辑。
7、        新闻策划,当前报纸版面的评析。
8、        新闻评论的特点、功能、基本体裁,新闻评论常见文体的写作与评析。
9、        当代西方新闻业务理论著作与观点评介。
10、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
11、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
12、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3、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
14、白平衡、黑平衡。
15、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组合编辑、插入编辑。
16、录音采访、摄像采访。
17、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
18、电视新闻稿写作。
19、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20、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要领。
21、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原则。
22、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区别。
23、有线电视的优势。
24、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25、卫星电视的特点。
26、卫星电视和国际传播秩序。
27、因特网与广播电视。


三、参考书目:
张俊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海贵、尹德刚著:《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正林著:《新闻编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薛中军著:《新闻评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发表于 2006-8-9 20:17:2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强烈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02: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