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之音网站日前发表报道,题为《中国伊朗铁路项目受关注》,作者为记者申华。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说,中国的对外铁路网建设即将扩展到伊朗。与此同时,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高速铁路网谈判正在酝酿。中国铁路全方位对外发展计划,被认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过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国际铁路情结具有多方意义。
泰国大众传媒MCOT说,泰国政府内阁日前表示,认可泰中两国修建高速铁路的谈判框架草案。拟议中的东南亚高铁,将把中国和老挝、泰国以及马来西亚连接起来。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每日电讯》报报道,中国和伊朗即将签署一项22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协议,两国铁道部长9月12号将在德黑兰正式签署协议。依据协议,中国首先帮助伊朗修建连接德黑兰至霍斯罗乌维间580公里铁路,然后中国境内铁路将有望逐步延伸到伊朗。
报道援引伊朗官方的话说,位于伊朗西部的这条铁路建成后,伊朗境内铁路将可延伸到伊拉克、叙利亚以及中东走廊的许多地方。该报援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和高加索研究所所长斯万斯特罗姆的话说,中国帮助伊朗建造的这条铁路,是其打造中亚地区铁路网,即“现代丝绸之路”的第一步。
奥利弗·布劳尔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中国问题专家。他说:“对中国的安全来说,修建这条铁路顺理成章,中国为自己的产品出口以及进口自然资源又增加了一条新的通道。另外,中国将自己的铁路技术推广到伊朗,今后还可以在中亚争得更多利润丰厚的其他建设合同。”
报道说,即将签署的中伊铁路修建计划实现后,中亚内陆国家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也可以和中国的新疆连接起来,中国到欧洲的铁路货运成本可望减少5%到7%。
穆斯塔法·阿拉尼是设在迪拜的“海湾研究中心”(GRC)高级顾问和研究项目干事长,谈到中国试图进入伊朗所在地区时,他说:“我们必须记住,中国在本地区还面临其他大国,特别是来自印度的竞争。另外,竞争还来自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不过中国人发现这样基本的一条:在同其他国家争夺伊朗的过程中,中国占有某种优势。”
阿拉尼说,美国和欧盟目前都对伊朗实施某种制裁,而中国不受这种制裁的限制,因此可以捷足先登,乘虚而入。
伦敦《每日电讯》报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说,减少中欧之间运输成本,开辟中欧间陆路通道政治意义重大,因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阻断中国的来往欧洲的海上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