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南方日报:科学发展 精神文明是必要条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09:2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  
  胡Jintao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经济特区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对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经济特区而言有着格外的深意。经济特区的经济成就亦即物质文明建设举世公认,而其精神文明层面将有怎样的建树,同样是其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实际上同时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与物质文明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来到新的发展节点上,国内外形势有了新变化,国家发展有了新要求,人民有了新期待,迫切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物质文明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而精神文明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合二者为一,不仅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神文明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特色”在哪里?在于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因此,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文明都搞好了,都高度发达起来了,就是我们致力于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书记强调“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因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以来都为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所谓“硬”,就是真正投入地抓,抓经济发展、抓改革开放不动摇,还要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30多年来,这一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大政方针,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变化等都愈加深刻,各种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和相互激荡,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个发展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时刻,DIZHI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努力消除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相容的社会现象,变得更为艰巨。这意味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DIZHI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这些年来,广东不断增强建设精神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取得了斐然成绩。不久前,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这一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这是广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思想成果和政策成果,标志着广东文化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征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强大动力,必须不断深化内容,创新手段,拓展领域,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我们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是说,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url]相关专题:[/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3:5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