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正在错失加息的最佳时间窗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3 10: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计局将原定于9月13日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提前至9月11日周六,引发了市场对央行加息的疯狂猜测。尽管统计局及时表示,提前的目的是为了更早的和民众分享统计结果,并没有额外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加息只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8月份数据中,最引人关注的依然是物价。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与上月相比涨幅进一步扩大0.2个百分点,不仅创下今年的新高,更是22个月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和7月份不同,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年内新高,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翘尾,而是新增的涨价因素。在整个8月份的物价结构中,翘尾占的比例不到50%,而在7月份,翘尾贡献了三分之二的物价上涨。新增的涨价因素,主要是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导致:粮食同比上涨12%,鲜菜同比上涨19.2%,肉禽也上涨了,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了9%,鲜菜上涨了7.7%,蛋上涨了8.3%,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新涨价的因素贡献了7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由于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产品,随着季节性因素的减弱,加之今年粮食供应充足,整个物价在8月份将达到年内的高点,第四季度会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因此,没有必要动用加息的利器。诸如此类的乐观言论,其实在中国每一次通胀来临的时候我们都听到太多太多。每一次价格上涨,农产品推给粮食,粮食推给蔬菜,蔬菜推给鸡蛋,鸡蛋又推给猪肉,猪肉推给天气和季节,最终的结论是不会引发通胀,但历史证明,这种乐观往往背离了事实。回到8月份的数据,表象看的确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但这背后,真正的推手依然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452亿元,同比多增了1348亿元,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使得前8个月完成货币投放5.7万亿,货币供应相当充足。也就是说,除了季节性、病虫害等因素,货币其实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因。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通胀,预防物价向恶性通胀发展的手段之一,当然离不开货币政策,不管如何,利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会一直倒挂下去。目前反对加息者的理由无非两点:一是农产品价格并非需求推动,而是季节性因素导致,加息改变不了目前物价的走势;二是认为宏观经济本身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加息对宏观经济的复苏不利。对于农产品的问题,前面已经论述,对于宏观经济。笔者认为,和那些总是坚持“不确定”观点的人不同,目前宏观经济的整体表现恰恰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7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实现了今年以来工业增速连续下滑后的首次反弹,进出口依旧强劲,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第三季度GDP增长达到9.5%左右没有任何悬念。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恰好为防止通胀、利率倒挂和资产价格泡沫提供了绝佳的时间窗口。
而从目前宏观经济的最大隐忧看,增长显然不是问题,最大的隐忧依然是物价和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而利率的长期倒挂只能引发更多的钱流入楼市,推高楼市泡沫,为楼市调控制造难度。如果说在第二季度,宏观经济的确有不确定因素,加息当时是两难选择,在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为了防止楼市的再次报复性反弹和物价的相对稳定,加息其实成了必然的选择。在加息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看欧美,因为欧美依然深陷衰退的泥潭,而我们恰好面临通胀的压力和房价泡沫的巨大风险,在这个时候,顾左右而言它,对加息讳莫如深,也许会错过治理通胀和房价泡沫的最佳时间窗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7: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