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业部开始制定小龙虾养殖国家标准 系行业首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10: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南京通报“小龙虾事件”调查结果,初步确定相关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专家组认为:这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致病毒素很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来的毒素。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有毒素,这样的个体也是极少数的,可能是由于在某一水域食用某一种有毒物质引起的,但现在这些都还不能定论。”中国疾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说。
  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建民看来,“这次的事件对盱眙龙虾来说,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针对目前龙虾养殖业缺乏较为统一标准的情况,国家农业部渔业局在9月3日开始着手制定关于小龙虾养殖的国家级标准。赵建民所在的盱眙龙虾协会也被邀请参与此次标准制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昨天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南京出现的23人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吴永宁介绍,迄今报道的哈夫病多为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虽然国际医学界一直在探究哈夫病的致病因素,但是直到目前还未能找到确切病因。
  吴永宁介绍说,哈夫病在波罗的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和中国北京均有过报道,多有食用水牛鱼、银鲳鱼或小龙虾等水产品史,怀疑含有某种生物毒素。
  吴永宁认为南京地区发现的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哈夫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但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控中心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对来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及患者的各项调查,未发现市场采集的小龙虾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化学物质。
  虽然与会专家组认为,本次所报告病例属于哈夫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但此次调查结果并未得出结论说食用小龙虾和这种病症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龙虾门”以来,很多地方的龙虾消费市场都受到波及。在盱眙有一家小龙虾馆的吴老板告诉本报记者:“以前店里5元一只的小龙虾,现在只卖3元一只了。”
  不过赵建民告诉本报记者,小龙虾的销售量下降并不完全是“龙虾门”导致。“现在本来就是龙虾淡季,产量原本就在下降,而且主要影响市场是南京,全国其他地区的影响都不大。”赵建民还说,盱眙龙虾从前阵子最低点的12元一斤,反弹到了18元一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盱眙有近20万人从事龙虾产业,龙虾经济的产值每年超过10亿元。仅长三角地区就有挂盱眙龙虾招牌饭店20000多家。
  谈到“龙虾门”对产业的影响,赵建民看到了积极的一面。
  “如果农业部的这个标准出台,将是首次在这个行业内出台的国家级标准,我们会带头执行这个标准,反而能继续促进盱眙这个品牌。”赵建民说。
  “现在是大家对小龙虾养殖过程不了解,我们可以将整个养殖过程透明化、公开化,请权威机构认证。无公害蔬菜已经有了,我们也可以尝试推出无公害龙虾。”一位龙虾业老板说。
  上述发布会透露,截止到9月7日上午12时,南京全市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共有23人,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仍然住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相关阅读:
2010.09.08
2010.09.07
2010.09.07
2010.09.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8: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