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中国外交的四个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4 19: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分歧出现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的政策(此期间的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的成果;1、与包括FaGuo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3、中法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的简要评价: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的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险恶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的成果:1、18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以来
面临的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恶内涵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综述

该调整饰在对过去30年的外交实践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冷静地回顾了建国以来的外交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受到了左的影响,特别是将外交与革命等同起来的,在外交中一度强调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外交与国内政策脱节……该调成说明在对30年来的外交实践的总结和反省的基础上走向成熟。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7-24 20:01:38 | 只看该作者
不用下,太谢谢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7-24 21:52: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7-28 11:32: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8-6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KAN K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8-6 16:53: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8-10 18:49:34 | 只看该作者
3Q多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0-31 13:0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4 21:26: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3 12:5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