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际战略学课堂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0 08:3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讲:国内政治与战略之间的关系
国内政治地位(领导人)
越巩固越能执行战略
案例
a伯罗奔尼撒战役中雅典人的战略执行与其领导人的地为巩固有极大的关系
b罗斯福与美国的国际战略——领导人有说服力——从孤立主义向全球主义战略的转变得益于领导人的说服力
罗向美国议会劝说要支援要垮掉的英国
c希特勒的军事扩张战略
1933年上台之后,在提高民众的福利下功夫(大众汽车的建立),提高声誉、公信力、说服力。为其战略的实施打基础。
闪击战:空军猛烈袭击
提升议会在德国的地位,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工商业阶级的壮大和政治要求扩张海军的国内政治意义;希特勒则为城市阶级提供众多利益,减弱他们的政治要求,以维护国内的政治地位。
海外殖民和贸易扩张为德国的工业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社会意义是城市子弟出人头地,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d布什——弥补性
如果领导人的国内政策或意识形态不易获得广泛的支持,他可能选择推行能得到支持的战略。以弥补国内政策对自身国内政治地位的消极影响
布什以911为契机,推行进攻性的国家安全战略,更积极地运用美军力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强化美国在地区和全球秩序中的地位
e转移:
统治阶层夸大与他国的冲突,甚至发动对外战争
d/e的区别:
d强调选择有很大成功希望的对外举措
e转移民众实现,常常会采取很有风险的举措
共同点:
领导人都面临着国内政治地位危机
案例:
阿根廷和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阿根廷的牛肉~~高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自然环境优越
“惟一一个成功地从发达国家转型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必龙总统与其夫人——被腐败的军政府推翻,实行军政权,国内地位低——采取恐怖的政策。
“五月广场母亲”阿根廷军政府镇压的结果
阿根廷1978年世界杯——契机——军政府瞄准其作为政治文章的材料——一定要夺取阿根廷世界杯冠军——结果的确取得了冠军,虽然并不是在绝对公平的情况下取得的,但终究是为军政府的死期起到延期的作用。
阿根廷被英国侵略,军政府专一人民的注意力,是他们团结在以爱国主义面目出现在军政府周围。
政治反对派的强弱:
反对派如果实力强大,则会采取迎合反对派的方式、也可能转移。
交通通讯技术
领导人的政治人生观
领导人是否有利己性的政治动因,就决定是否在乎个人的国内政治地位。
例子:卡瑟尔雷——为国家的发展和利益服务,有板有眼、传统的政治方式,因自杀而结束,基于其纯正的政治人生观,有人污蔑其有同性恋倾向,其为表明自己的清白而自杀。
劳合.乔治


我国
1、国内政治与中国对外策略
80年代以来,公众舆论对政府的影响力增强
政府制定战略时更多的关注民主支持,考虑选择会否影响自己的国内政治地位
A中国政治体制的宽松化
B政府决策更加透明;个人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C交通技术的提高:
2、对国内政治地位的关注与中国对外策略:民族主义的视角
为什么政治地位的关注可能导致政府执行具有民族主义的对外策略。
1)中国国内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促使中国政府执行民族主义的对外战略
2)虽然依然有共产党领导,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已经难以成为实现国内政治团结的有力工具,政府通过宣扬民族主义来增强民众对自己的支持。(弥补)
3)中国目前面临很多尖锐的国内问题,腐败、失业、三农问题、贫富不均等。必须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然而中国政府难以进行深入的政治改革,所以采取转移策略。(转移)。

对于民主和平论的分析

政治体制与当代中国的对外战略。
巩固国内政治体制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一大目标(参考《战略与管理》军方与官方背景——由于表达上太张扬,终于被停掉)
政府官员提交的政治报告质量有待考量(原因是可能不断的向领导的想法和偏好方面靠拢以寻求个人政绩(个人利益)的提高;还有可能是对内部报告的筛选(领导人秘书的非专业性)——效率低、封闭性、封建性)
官方政治档案材料的公开程度不够(到目前为止只公开到60年代初,而且只挑出一些官方希望你看到的档案。中国外交档案公开到60年代初,而军事档案是不公开的。)
这都为学者研究中国政治和国际政治有着很大的阻碍。
原因:
维护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需要(质疑过去的政策、就是质疑现行政府——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在政策和意识形态上是一脉相承的)
在现行政治体制下(一党执政,独立个人观点是受到质疑的,外界认为没有真正的个人观点),担心外界把个人观点和国家官方的政策联系起来,一引起麻烦
国防事务的高度封密性(军队——中国国防事务中最大的“黑枪”)
A 正是媒体上不可能对军事战略和国防事务进行讨论
B 官方发布国防信息方面的保守
C 军队不良现象(包括腐败等)不存在舆论监督
D 人大对国防事务没有监管权(为什么人民的权利代表对军事没有监督监管的权利呢)
军队高大红的形象不容破坏,否则将使人民对现行政权、政党产生质疑。


政治体制与中国与他国的合作关系
中美战略的对立为例
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的对立,给中国的战略环境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妨碍了合作性关系的建立。
台海问题、台湾问题——美国人认为台湾是民主阵营的一份子,如果一旦台海爆发战争,不排除美国依照所谓民主国家不能被社会主义国家欺负的思想,支持台湾方面。
美国一直强调中国大陆民主化是台海问题解决的前提。如果中国大陆民主化了,美国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种中立的政策。而那时,根据民主和平论,两岸还会产生冲突么?


第三讲 组织与对外战略
组织与决策(政治、政府)
一、        组织与战略总论
组织:参加对外战略决策的中央政府机构或部门(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商务部、中央情报局、海陆空三军)
二、组织对决策的影响
A组织层次上的利益争夺、运行规则(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s)——一层一层的过关,导致很有可能好的idea和方案不能达到高层决策人员的办公桌,即使到了,秘书人员的筛选也有可能导致不能是idea获得关注——组织效率低、组织成员的个人特点
组织利益:权威、资源掌握、部门声誉、部门福利、组织稳定、组织壮大等等都属于组织利益的范畴(参见《缔造战略》以色列一章)
*为什么美军方面对大力发展无人飞机的战略构想态度消极?
空军价值观:飞行员搏击长空,体现其专业技能、爱国精神、勇敢气概与英雄配美人的爱情传统。空中英雄、群众的仰慕和敬意与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精神气质紧密相联。(男性飞行员群体的自我迷恋和自我崇拜),无人机对男性在群众中性魅力的破坏,损害了空军的利益。同时不愿把发展无人机的项目给陆军,利益性的体现
进攻策略和组织资源掌握程度的联系:进攻有利于资源的获得,拥有更多的资源同时也是组织采取进攻策略的基本条件,促进此组织的壮大。
B对组织的依赖:
——信息依赖——相比较对内政策,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更倚重各个组织提供的信息。
*原因是
1)一国的领导人了解外部信息远没有对内信息掌握程度高,国内信息获得的取到更多更广。因此就要更多的依赖各个组织。
2)领导人对内事务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少于对外政策
3)领导人的对外语言障碍(基于个人因素,比如布什中文不行,中国领导人可能英语不行)
*表现:各个部门都有情报机构,包括海陆空军、国防部等部门的情报局
*风险:组织层次的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信息失真——for instant
越战:陆军不愿影响自己的权利被空军接管
      担心不利信息会影响政府对军队的信任度
      哈金斯将军是极端**主义者,夸大小胜利的成就,断言越战必胜
      低级军官的真实情报被筛选和删除,导致全都是好的消息,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
——方案依赖:具体方案由部分组织提供
——决心依赖:在不同方案中选择,征求相关组织的意见,甚至转移决策权。在各种方案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时,这种状况尤为明显。
——执行依赖
总结:这些协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能保证正确性。由于组织层次的很多因素(俄国主战的原因——用新的战争洗刷上次战争的耻辱俄奥战争),导致片面性、不正确性、不可靠性。
是利弊双收的。
A权威性与专业性首先受到信息不完全的影响
B存在着组织间竞争的背景下,专业领域内的主张依然有可能受到其他组织的挑战
——越战战局的评估,为什么美国军方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军方谴责非专业领域人士的评估
C即便某些组织在对外战略问题上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权威性。在维护自身的专业权威性和挑战其他组织的专业权威性方面,不同组织之间依然具有不同的能力。
*军方与外交部门竞争中,军方更容易维护自己的权威,1)权责领域的技术性程度不同2)财政资源的多寡不同。
D组织首长是组织的领导人和主要代言人。领导人的素质影响。
*专业权威性
*美国为例,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部长
3人——杜勒斯(肯尼迪)
       基辛格(尼克松)
       埃尔伯莱特(克林顿)此三人都对外交事务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和专业素质、学术素养。
*谄媚效应:决策信息和方案的提供者为了迎合领导人的喜好会使决策信息和方案出现错误。
举例分析:for instant
德国二战时没有大型轰炸机的原因
希特勒重数量(中型轰炸机比大型轰炸机产量高)
下属的谄媚
*排挤效应:组织主张与领导人不一致时,如果后者更占主导地位,那么前者就会被排挤出决策过程(这迫使持不同观点的组织改变观点),这就更加强化了决策的倾向性,同时组织在决策过程的作用就会被削减,更有甚者,组织的领导者还有可能被罢免,或被迫辞职。
举例分析:for instant
美国布什的决策层——拉姆斯菲尔德、赖斯(鹰派),鲍威尔(鸽派)(当时的国务卿)
鲍威尔受到排挤,辞职——赖斯取而代之,决定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鹰派走向。
*组织与最高领导人的私交
A某组织是否是领导人建立的
B领导人是否出自某个组织
*举例:熊光楷(前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负责外军情报与分析),总参二部负责外拍情报人员(外交部武官),总参三部负责监听电报电信。两部都归熊光楷,熊光楷是二部出身,所以对而不提交的情报比较重视。现在是三部出身的副参。
C是否有亲属关系
*举例美国肯尼迪家族
各组织间的竞争一方面有益于决策,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其决策的正确性。
基本因素
战略分析
参考书
《对外政策》佐藤英夫
《出类拔萃之辈》哈伯斯坦——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精英们在做出发动越南战争的决策时发挥的不良作用,以致将美国引向越战泥潭。

第四讲:军事技术与对外战略的影响
军事技术变革历史
武器的杀伤技术(武器的发射频率、射程、精确度)
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技术、防护技术、侦查技术
历史上若干最重要的“军事技术革命”
1:铁兵器时代的来临:公元前1400年左右,小亚细亚
2:骑兵的出现:公元前10世纪,西亚或亚欧大陆草原地带
最早的骑兵——公元前七世纪,西亚亚述骑兵——最早是二人一马——从马车到骑兵的过度。
马镫的发明引发了骑士时代的到来(中世纪)。——还有人说是分封制的起源……
3:火药革命:15、16世纪,火药武器的改良和大规模运用,欧洲
4第二次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军事技术革命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
5核武器的出现,20世纪40年代,欧美
6新军事技术革命,20世纪70年代革命,欧美。信息技术为基础,c31技术、隐身技术、精确轰炸技术、战场防护技术等。阿富汗战争等等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体现了美国新军事技术的优势。
首要表现:
A精确轰炸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现实。——激光制导炸弹;卫星定位系统(GPS)制导炸弹;精确制导炸弹(PGM——precision guided minitions)
B C3I(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系统的效能提高
情报+决策+执行  三部分
纽带是:通讯系统
具体变革的影响:
1)火药与对外战略
火药革命与欧洲的海外扩张
《1492》
促进了游击战争的开展——尤其是弱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作用——远处袭击
火枪的射程、精度、发射频率通常都高于弓箭。它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袭击的突然性(在隐蔽自己的情况下展开突然袭击);有利于保障袭击者的安全(避免近战、撤退);有利于全民皆兵(老弱妇孺……不适合使用刀剑)
*FaGuo称霸时期西班牙的力量——依靠游击战
*在二战时期各国反法西斯的战斗中的作用
航空
核武器
新军事革命的战略意义(80年代以来)
核武器的产生——核威慑战略
不战而去人之兵~
威胁使用而并非使用核武器来威慑敌人
核威慑的基本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
有能力:具有能够让对手遭受重大损失的能力
可信性:能够让对手相信,在必要时会兑现自己发出的威胁。
还要有
稳定性
分散性:分散部署核力量(有利于避免被敌人一次销毁的强度)
很多国家执意要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1:他国可能对本国使用核武器
2:踏过对本国是使用生物化学武器
3:他国严重威胁本国生死攸关的利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4-14 19:25:08 | 只看该作者
嗯,好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4 19:25:31 | 只看该作者
要顶一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4 19:25:59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复制收藏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4 19:26:11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5-2 16:58:3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2: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