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7月12日发表《海南无乐趣》一文。文章说,尽管中国最著名的海滨浴场的白沙滩目前已经迎来了数百万中国人,但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不太会享受沙滩、大海和阳光。不仅是因为他们偏爱浅肤色,而且许多中国人不会游泳。因此大多数人只敢下水泡泡,胆大些的在近岸的海水里扑腾几下。
对中国人来说,海滨度假不能只是海水和阳光——而这正中政府的下怀。自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就力争将这个海岛打造成“亚洲夏威夷”,并且以中国游客的需求来设计它。
海南是新中产阶层的旅游目的地。目前1亿多中国人属于该阶层,他们有钱每年出游一次。但度假文化在中国还是空白。从前大部分民众没有条件旅行,没有什么比一堆旅游照片更能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了。
2008年,2060万人游览了海南,但政府计划将游客人数提高至7680万人。外国游客还很少。每年有15万俄罗斯人来到海南,他们是最大的外国游客群体。对他们来说,海南是最近的热带岛屿。但令西方游客心满意足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个开始。“中国人度假不想光休息,”在三亚一家旅行社工作的严晨(音)解释说,“他们想见识些什么来充当以后的谈资,拍很多照片给别人看。”
旅行社安排很多活动还有一个原因:每个景点都提供引诱游客购物的机会。这不论对当地商家还是对旅行社而言,都是生意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许多旅行团的团费很低,旅行社得为游客垫钱,”干过导游的张楠(音)说,“旅行社靠拿商店的回扣才能盈利。产品很贵,但游客觉得自己买到了只有在海南才能买到的便宜货”。购物款的60%到80%归导游,而导游必须将回扣的三分之二上交旅行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