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遏制公款出国游需发挥公众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5 17:0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22日在其官方网站推出《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调查问卷》,向全体网友调查我国因公出国(境)的现状。清华大学廉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对记者说,纪检监察机关就反腐问题调查网友意见,这还是首次。(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公款出国游一直是公款消费中的顽疾,尽管人们不断感慨其不合理,但总有偶然的因素曝光出国游丑闻。偶然发现并不意味着问题不严重,偶然发现有时说明了发现问题之难。客观地说,对公款出国游的治理,需要在观念的改变与制度的完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此次,国家预防腐败局向网友调研、问计,就是希望以网友的力量和智慧,对这个难题进行深度的分析,以在公众与政府的议程互动中找到答案。

  网友首先是公众,国家预防腐败局的网络调研与问计,其实反映的是对公众的尊重。公款来自于公众的纳税,此前网友“魑魅魍魉2009”曝光名不副实的公款考察时,理由就是:不能“让一辈子交的个税被考察团糟蹋了”。因此,在治理公款出国游问题时,应该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和看法,这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当然,公众作为监督对象之外还可以提供智慧,他们可以从自身了解的信息和具备的专业,为打好治理公款出国游的硬仗提供智力支持。

  在公款出国游一直存在时,向公众“借力”显得十分必要。其实,公款出国游的伎俩并不高明,无外乎是用造假瞒天过海:邀请函是假的,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拟定,也可以与中介结构合作;考察的项目和行程是假的,通常有另一套旅游线路;考察的报告和结论是假的,或是干脆由人代笔,或是闭门造车。问题是,这些明显的造假在审批和审核过程中可能没有被发现,于是公款出国游就一直如此荒唐地存在着。

  此时,需要有公众力量的介入,使得公款出国游的审批和审核过程更加全面、规范。比如,财政预算的公开和出国考察的界定:公款出国考察到底需要花费多少经费,公款出国考察与旅游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这些事关核心内容的问题不仅应该在事后讨论,在之前的经费划拨与项目审批中就应该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再比如,考察效果的判断与考察清单的审核:既然很多流于表面的考察都在旅游,那么其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其报告存在可以发现的漏洞,在公开过程中,公众通常会发现问题;而考察清单也是考察过程的缩影和反映,如果考察名为旅游,其清单就可能现出原形。而如果清单造假,则应该加重处罚力度,让公众看到处罚的结果。

  对于如何治理公款出国游,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是怎样的建议,都应该强调对公众力量的使用。而为了使用公众的力量,有关部门应该为公众监督创造更多的条件,主动地接受和满足公众监督,从思想上认识到公众监督的重要性,从方法上保证公众监督可以落地。现在,网络问卷是一个开始,期待公众力量可以在治理公款出国游中有更大的作用发挥。(李劭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20:55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