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集中宣判14起毒品犯罪案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4 09:3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宣判后,案犯被带离法庭,面对记者,一名案犯遮住自己的面部。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特点1 毒品运输渠道增多
  一中院对2007年以来的毒品案件调研后发现,毒品来源地和运输渠道呈现出多样性。
  从毒品来源看,仍以“金三角”、“金新月”地区为主要输出地,但近年来也有少部分毒品从境外流入北京;从运输渠道上看,“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流入北京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海路运送到广州、深圳、福建等东南沿海城市,再运抵北京;另一条是经云南流入国内,毒品被运抵云南昆明后,经过航空或铁路运送到北京。
  为了躲避打击,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选择将大宗毒品运抵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再借机向北京渗透。
  调研显示,大宗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一般文化程度不高、谋生能力较差,且以非北京籍农民居多,大多数为无业人员。
  犯罪分子中,“以贩养吸”者居多;累犯、再犯居多;北京籍罪犯越来越多。另外,有一定收入来源的犯罪分子犯非法持有、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较多,而无收入来源的犯罪分子多靠贩卖毒品,“以贩养吸”。
  一中院从案件中发现,毒品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侦查难度加大,甚至发生了境内外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北京市内制造毒品的案件。
  特点2 犯罪分子多无业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前,昨日上午,一中院集中宣判了14起毒品犯罪案件,20名被告人分别因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等罪名,获刑6个月至15年。其中,除1名被告人因运输毒品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外,其余被告人均获刑2年以下。
  一中院调研发现北京市毒品案件大宗毒品犯罪明显下降,但以贩养吸、非法持有、容留他人吸毒等零星毒品犯罪逐年增多的新趋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7:5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