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吸烟和贫富有关:状况越贫穷你越可能抽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3 10: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处于社会经济底层的人们,生活乐趣寥寥无几,吸烟是其中之一

    每一根香烟在这些人手里都要“物尽其用”,每一口都要深深地吸到肺里,取得最大的效果

    你越穷,你越依赖尼古丁,你吸入的尼古丁越多,你对尼古丁的依赖性越大,恶性循环

    从“大前门”到“大中华”

    儿时最清晰的记忆之一,父亲抽烟有个规矩,自己抽“黄金叶”,来了客人则拿出“三门峡”,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来了,才拿出“大前门”招待。

    我在街头玩摔烟盒(用烟盒纸叠成的小纸片),知道它们的不同身价。一个“大前门”,能砸十个“黄金叶”哪!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家里招待客人的香烟也最终升至“大中华”,只是父亲早已戒了烟,只招待客人。而我在北京的工作单位,年轻人一律抽“万宝路”之类的洋烟,国产烟是不屑的,即便是“云烟”,夹在手指上也觉得不够酷。

    只有一次例外。一位记者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包“小熊猫”让大家尝尝。烟盒是白皮包装,不是现在市面上高价能买到的包装精美的“蓝熊猫”、“黄熊猫”。味道早忘了,香烟的等级印记却深深烙下了。

    来到英国后,发现人人(抽烟的人)都抽“洋烟”,价钱没有三六九等的差别,总裁兜里掏出的烟与雇员的一样,各抽各的。

    呆久了,才体会到英国人抽烟其实也有等级差别,只是不体现在香烟上,而是抽烟人身上。

    从“活神仙”到“过街鼠”

    1998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历史性的《吸烟杀人》白皮书,对戒烟的宣传达到了空前规模,走在了欧洲反吸烟运动的前列。

    英国烟民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所有工作环境和封闭、半封闭的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商店销售香烟不能摆上货架,法定买烟年龄上调到18岁(英国人16岁就可以扛枪打仗、合法地享受性生活)。

    烟盒上漂亮诱人的图案装饰先是被“吸烟致命”的粗大的黑体字取代,进而更换成了黑肺、烂牙、焦枯的皮肤等等“不堪入目”的画面。觉得恶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英国,烟民们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地点烟时,赛过活神仙的神气早已荡然无存,倒更似过街老鼠、丧家之犬。

    从富烟民到穷烟鬼

    但是,过去10多年中,戒烟宣传的力度和戒烟的人数似乎不成正比。2010年,仍有21%左右的英国人,大约1000万人抽烟,比1992年的28%只下降了7个百分点。

    《吸烟杀人》白皮书发表10年后,英国主要的反吸烟压力组织Ash联合伦敦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发表了分析今日英国烟民现状的《超越吸烟杀人》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你的状况越贫穷,你越可能抽烟”。

    今日的英国白领和管理阶层中,17%的男性和14%的女性抽烟,而蓝领劳工中的抽烟者分别是31%和28%,都是前者的一倍左右。

    英格兰最贫困的地区,如利物浦某些地区,52%的人都吸烟,而最富裕地区,吸烟者还不到12%。

    实际上,此前一系列类似的调查、用社会经济地位的每一项主要指标来衡量,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你的学历低于平均水平,你更可能抽烟;如果你没有工作,你更可能吸烟;如果你靠救济金过活,你更可能吸烟;甚至在租房子住、没有私家车的人中,抽烟的比例都更高。

    当年政府讨论在公共场所禁烟时,时任工党政府卫生大臣的雷德一鸣惊人:“要照我妈的话说,处于社会经济底层的人们,生活乐趣寥寥无几,吸烟是其中之一。”

    雷德的话虽然“政治极不正确”,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越穷越抽,越抽越穷。

    穷人中不但抽烟的人更多,而且戒烟更困难。伦敦大学专门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的心理学家贾维斯教授认为,处境艰难的人往往把抽烟作为一种“自我治疗”手段,希望借抽烟来减轻压力和焦虑。政府鼓励人们戒烟的手段之一是不断提高烟税。结果吸烟在英国成了一个很“昂贵”的嗜好。

    英国10%最贫穷的家庭,花在抽烟上的支出占了总收入的2.43%,而相对最富裕的10%,花在香烟上的开销只占收入的0.52%。

    于是,每一颗香烟在这些人手里都要“物尽其用”,每一口都要深深地吸到肺里,取得最大的效果。

    于是,同样是抽烟,尼古丁的瘾和危害对穷人的影响也超过富人。贾维斯教授总结说:“你越穷,你越依赖尼古丁,你吸入的尼古丁越多,你对尼古丁的依赖性越大,恶性循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9:39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