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以下简称上财浙院)停止招生的消息,令这所由民营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办的学院面临终止合作的风险。
学校的投资方浙江大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浙江大昌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昌集团),工商资料显示,大昌集团的法定代表人为陈锦标。
如果双方矛盾无法解决,陈锦标或许不得不选择关闭学院。
“我们投了这么多钱,当然不希望学院就此关闭。”昨日(6月9日),陈锦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陈锦标不愿详述原因,但试图在政府斡旋之下,挽回局面。
上财入浙
“在选择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之前,我们已经有了6年投资教育的经验,并不是盲目进入教育行业。”陈锦标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到的一份浙江省当地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表格显示,上财浙院建设计划占地面积1004.7亩,校园总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8.17亿元,至2009年底,上财浙院已完成投资6亿元,而在2010年,原计划将进行教学主楼、图书信息中心、行政楼及完工的学生公寓装饰工程施工等工作。
“学院是我们独资的。”陈锦标告诉记者。工商资料显示,大昌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业务内容包括实业投资、汽车维修、润滑油、汽车检测等。
金华市教育局职成高教处处长叶志林也在年初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将上财浙院定位为“市属民办本科独立院校”。学院学生称,该校学费为16000元/年,设置工商管理、物流、会计、财管、涉外英语、市场营销等专业。
矛盾探源
“我们现在都是在老校区上课,入学的时候,校方曾承诺我们,2009年就可以搬到新校区上课了。”一位上财浙院2008届学生告诉记者。“直到今年,6月1日的《浙江日报》刊登了2010年浙江省高校招生简章,其中并没有出现我们学校的名字,这让许多同学都非常吃惊。”
“现在合资办学的双方打算终止协议。”在上海财大任教的现上财浙院院长郭羽诞告诉记者,但否认了大昌集团意图撤资的说法,并拒绝解释矛盾原因,“现在正忙着处理这件事呢,大昌集团应该也不是因为利润的原因,还是因为双方产生了纠纷。”
而在陈锦标看来,虽然上财浙院由大昌集团独资,但其似乎并未于学院内掌握话语权。
陈锦标说,“出现纠纷,也不是外界所说的大昌集团试图借招收艺术类学生牟利。上海财大介入时,也是看中我们有现成的校园。现有的校园也并不是我们租的,而且现在我们还在建设新校区。不过这块地是教育规划用地,你现在无论想怎么改变用地规划,都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只能说,是双方在此后对合同的执行中出现了问题。”陈锦标认为,“现在只能等待政府调解。”
政府善后
“事件中,学生是无辜的,我们也很痛心。”陈锦标说。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有计划介入。6月9日,上海财经大学也以“上海财经大学工作组”的名义,发布了《答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学生问》,其中提出上财浙院将迁址上海,但仍为独立法人、民办机制运行的浙江省属高校,并解释称根据教育部26号令的 “第五十二条”规定,“独立学院终止时仍为毕业的在校学生由参与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托管。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发给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
“毕业证书也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会继续和校方协商。”上述上财浙院学生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