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font size="3">“补课论”的实质与荒谬</font></p><p><font size="3">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家理论家向来反对列宁、斯大林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向来反对中国毛**同志领导的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直都伴随着反对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直伴随着他们的诋毁,诽谤和污蔑,这是事物发展曲折性表现出的一个侧面。</font></p><p><font size="3">为了达到目的,资产阶级御用学者们可谓用尽心思,炮制的一些蛊惑人心的理论,可是就是经受不起理论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充其量只不过成了反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注脚而已。但是,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正在社会主义国家生活的人,对马列主义有那么一知半解就动辄批判现实,同时一些领域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经济的风气,这值得认真注意和警醒,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听任这股潮流泛滥,后果会十分严重。所以,正确对待现在流行的“补课论”,正确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了。</font></p><p><font size="3">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近来,一种流传甚广的理论就是“补课论”,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进行资本主义的补课。其论据,据说是: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前都是经济文化落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不该发生的,所以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社会主义建设是“畸形儿”。这就是典型的“补课论”的论调。</font></p><p><font size="3">“补课论”主要论点是:因为“早产”而建立的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是畸形的“斯大林模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私有制和西方市场经济才是万能良药。</font></p><p><font size="3">“补课论”者对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历史还没有认真了解就慌忙地痛下杀手,先入为主地进行否定。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计划经济的全盘否定,对西方市场经济万能论和私有制驱动力的迷信,本质就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font></p><p><font size="3">其实,他们的所谓理论根本不是什么“创新”和“发展”,也不算是什么“新见解”,而恰恰他们的资本主义祖宗几百年来一直敦敦教导的。的确,像中国,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前的状况,都是“经济文化落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是谁都没有否认的事实。</font></p><p><font size="3">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进一步想想,难道历史上发生的这一切都是错误吗?马克思何曾说过社会主义革命能且只能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最成熟的国家发生?资本主义在它链条最薄弱,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或者各种革命条件已经具备的地方发生断裂,为什么不可能呢?</font></p><p><font size="3">历史是活生生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决不是用脑袋中的观念推算演绎出来的,理论要从属于历史,而不是历史必须符合理论。</font></p><p><font size="3">放眼世界,难道只有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果中国比美国落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年,就只能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年后进行社会主义?美国如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就只能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99</font>年进行?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只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美元才能进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999</font>美元就是“早产”了?</font></p><p><font size="3">陷于什么数据和理论不可自拔,忽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作用,无视该国该地的历史与现实就贸然下结论,这难道不是的教条主义者的嘴脸吗?</font></p><p><font size="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等伟大的导师们是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他们集中人民的意志和把握历史的规律,创造了豪迈的历史。他们是把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完善结合起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领导业绩和经验。他们的思想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font></p><p><font size="3">列宁早就从理论上粉碎了“补课论”这种可笑而又有害的论调。他在《论我国革命》中说:“俄国生产力好没有发展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第二国际的一切“英雄们”把这句话奉若至宝,一唱三叹,洋洋得意。可是他们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完全忘记了导师的后面的教导: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宏伟大业,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毛**同志和列宁的见解相同。他不仅从理论上并且在实践上适时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这都是万众瞩目的事实,是让不发达国家短时间主导自己命运开创崭新历史的伟大实践。</font></p><p><font size="3">马克思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代替。但是他没有说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在资本主义最成熟,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发生。他展望了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榜样作用,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在可以回顾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原本落后的沙皇俄国转变为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榜样作用自不待言。马克思根本没有说过资本主义不甚发达的国家就不能和不应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恰恰在东方资本主义只有一定程度的国家里。</font></p><p><font size="3">难道仅仅凭借这就可以武断地论断这是违背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吗?完全不能这样说。根据<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世纪已经出现的情况,也许资本主义的链条首先从薄弱的环节断裂,这反而是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爱国者完全没有必要依据资本主义是否高度发展来束缚自己的手脚。</font></p><p><font size="3">社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其原因是复杂的、深刻的,是各方面条件具备的一种历史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合力的结果。这其中有主导因素,但没有唯一因素。</font></p><p><font size="3">从我国和俄国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来看,当各种矛盾集中,主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革命就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我们高兴也罢,敌人痛骂也罢,革命是必然要爆发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革命发生完全寄托于经济发展水平,把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无限扩大,不愿意承认其他的因素尤其是人民群众主动精神的人,不过是庸俗的唯生产力论者和机械唯物论者罢了。</font></p><p><font size="3">列宁曾经明确指出,要使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只要具有像革命前俄国那样的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就可以。用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和苏联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战无不胜的力量。</font></p><p><font size="3">综观社会革命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更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一方面,我们承认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生产关系的相对的反作用。历史往往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改造旧的生产关系,而是先造就新的生产关系,才能新的生产力充分发展。</font></p><p><font size="3">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来看,就是如此。</font></p><p><font size="3">从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来看,并不是最发达的奴隶制罗马产生了封建的生产因素,恰恰是不发达的日尔曼族首先“发明”了封建制度,并且这些“蛮族”造成了罗马的灭亡。</font></p><p><font size="3">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来看,并不是由封建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国等几个文明古国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而是在欧洲这样封建制度不健全的地区。即使在欧洲,也不是最先开拓海外的西班牙最早,而是英国抢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font></p><p><font size="3">以英国为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世纪开始的。革命前自然具备了革命必要的经济前提。事实上,英国的农奴制度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世纪末就开始逐步瓦解,这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圈地运动达到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成长,工场手工业已经相当繁荣,商业势力应景扩展到海外。但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还不占主导地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60</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月,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选举中胜利,与专制制度的斗争进一步激化了。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复杂的复辟和革命,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89</font>年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是这一革命仅仅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还不是就证明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可以进行革命的程度了。一百年以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才使英国的生产力获得了大发展,才使英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众所周知的瓦特的蒸汽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明的。这正是论证和说明:英国的革命,就是先在矛盾激化的基础上爆发了,先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创造了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出现生产力的跃进。</font></p><p><font size="3">如果依照某些人的见解,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革命因素的唯一标准,列宁是绝对不应该发动十月革命的,他必须等到落后的俄罗斯达到最发达的标准才行,那就不会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世纪这段历史了。</font></p><p><font size="3">如果我国也按照这些人的看法,则应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少等一百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让人民在三座大山下再“忍受”几辈子,让资产阶级充分的发展和富裕起来,然后人民群众再自然地“享受”社会主义,而不必付出流血牺牲。</font></p><p><font size="3">这难道不可笑吗?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实际是为了借古讽今,或者叫指桑骂槐。在一部分人鼓吹西方私有制,妖魔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居心何在。</font></p><p><font size="3">他们认为早产的社会主义“畸形发展”而建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冷战的竞争中失败,就断言“斯大林模式”一无是处。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改革和发展,就以为私有制在这些地区复辟,万寿无疆了。他们高兴得实在是太早了,笑得也太没有道理了。</font></p><p><font size="3">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苏联的发展速度可以明证。如果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数字的简单对比,就可以宣告,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苏联是进行社会主义试验最长的国家,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就能看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p><font size="3">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8</font>年,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8</font>年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5</font>年大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时间,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不管用苏联官方的统计数字,还是西方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除日本以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何况苏联是面临很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是重新建国。</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