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由原英语学院外交学系和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组建而成。
作为我国培养外交、外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北外素有“外交官摇篮”的美誉。国际关系学院组建的目的,就是继承和发扬北外这一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学校的语言传统优势和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整合学校相关资源,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院现下辖外交学系、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学院正在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06年下半年,经学校领导努力,北外已与教育部、外交部和中联部就合作共建达成共识。其中,国际关系学科将是支持的重点之一。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有北外特色的、多层次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既有本院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也有与英语学院共享的英语专业教师、校内其它院系相关专业教师、其它院校本专业教师、从事外交工作的北外校友和外国专家等。学院现有在编教学和行政人员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有中级职称者7人。学院现职教师和科研人员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77%,近半数的年轻教师已可以用英语开设专业课程。
近年来,学院根据北外的特点和优势,在探索专业与外语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硕士、本科生200余人,双学士学位学生100余人。
外交学专业介绍
培养层次为:本科、硕士和双学士学位
本科学制4年。
学院在教学方面特别注重突出北外特色,发挥北外优势,突破传统的单科型教学模式,实行专业和外语并重的方针。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把所有专业课按授课语种分为中文专业课、中英文结合专业课和英文专业课三大类,其中三类课程的在比例上约各占三分之一。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国际关系史、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国际组织、中国外交、外交学、外事管理概论、外交决策分析、外交文书、谈判学等。在外语教学方面,学院的英语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必修,占总学时数的36.1%,总学分数的34.4%)全部由我校英语学院英语系的专业教师承担,要求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由于学院学生在四年中实际上学习了外交学和英语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他们在毕业时除了将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法学学士学位外,还将获得学校授予的法学和文学双学士学位证书。从几年来的实践看,由于有北外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的支撑,这一模式是十分成功的。近五年来,学院外交学本科生的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平均在98%以上。
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关学生流利的英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北外赢得了赞誉。例如,学院同学曾多次参加全国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在文化和新闻部门主办的论文评选大赛中获奖,多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筹备、会务和翻译工作,等等。
由于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院毕业生在考研和出国留学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取了北大、清华和人大等名校的研究生,也有许多学生为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所录取。
在就业市场上,学院毕业生因其在专业和外语上的双重优势而大受欢迎。就业率接近100%,就业质量较高,就业方向集中在国家部委机关、新闻出版部门、金融单位、大中型国企和跨国公司、高等院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