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相较起来,与其说姚明把中国的软实力通过NBA带入美国,不如说美国通过姚明把NBA文化渗透入中国的民间。前者的成功还比不上后者的收获。 摘要如下:
中国的软实力之受重视,事实上是在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崛起之后的事,也就是在几年前才受到更认真的看待。笔者在2年半前(2006年1月)曾在这个专栏发表过一篇《姚明式的软力量》,当时写这篇文章是有鉴于姚明连续两年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的龙虎榜之后,美国《体育新闻》评选该年度(2005年)“职业体育里的100人”,姚明也高居第45位。当时姚明所获得的评价是“这位来自中国的运动员用自己高超的球技和良好的人品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成为一名成功者,并影响了一大批人,他健康向上的品行成了人们的楷模。”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姚明除了已经成家之外,姚明仍旧是姚明,他一方面已融入NBA激烈的竞争游戏中,另一方面又能抗拒NBA的不良文化影响,私生活检点,更没有像大多数的NBA球员一样在身上添加了文身。姚明的影响力对美国社会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积极意义,就因为他给NBA带来清新的形象。李叶明在他的“要够软”的文中说“……中国在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的时候,还亲和力和吸引力不够,处处显得‘硬梆梆’的。中国著名评论家、北大教授张頤武曾说,在外推销中国文化的时候,姚明和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更有效。”这样的观点还有进一步发挥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