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纵横家学徒论东亚局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1 21:5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横家学徒论东亚局势
今天我来说一下东亚局势。
张仪在其著作《张子》的第八篇《远近·第八》中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外交理论,即无论是自己的盟友或对手都应与其保持合理的远近关系,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则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我们以美日关系为例,美国和日本关系近的让人认为日本是美国的一个州,而日本也从美国那里得到了极大的经济利益,但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各国在与日本交流时会或多或少的抬高自己,贬低日本,在很多国家看来日本是美国的小弟,尊重日本等于承认自己也是小弟级别的,而这就是日本无法在政治上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之所以在形象上低人一等是因为日本政客没有很好的处理与美国的远近,一味的相信与美国关系好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就好了。反过来美国的政客也没有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以使自己盟友的形象不至过差
我们以上述论点来试着分析东亚局势,在东亚本土除了中国,还有日本和东盟两股政治势力,对于我国来说,东盟相较于日本更有价值,不仅在于那里华人众多,也因为资源丰富,市场广大,更因为马六甲海峡就在东盟腹地,所以拉拢东盟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在分析东亚时不得不考虑美国因素,所以我国与东盟关系过近(像美日关系)就会有这样的可能出现,因为东盟对比中国在实力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平衡中国对他的影响力,东盟势必要引入第三方势力来制衡中国,而摆在东盟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为日本,二为美国,这就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了,当中国试图与东盟拉近关系时,东盟却认为中国正试图加大对自己的控制,所以中国越靠近东盟,东盟越会选择实力比较强的一方来协助自己制衡中国,那么我国越是靠近东盟无疑也是在将东盟推向美国,但美国的介入对东亚各国都不利,对于东盟,美国实力强大,自己将彻底丧失外交主导权,就像朝鲜半岛问题谈判双方是美朝而不是韩朝。对于日本,丧失介入东南亚事务的机会,也失去提升自身政治势力的可能,对于我国也有着很大隐患。
美国之所以在全球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是因为美国运用了近似“连横”的外交策略。首先美国通过激怒本土大国如我国或俄罗斯,并等待这些国家做出过激的回应,然后以中国或俄罗斯周边国家受到威胁为由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势力深入亚欧大陆,并对自己的“盟友”给予强大的金元外交,每当美国指责某国时,这些得了实惠的盟友就随声附和,到时候白的也可以说成是黑的。
那么如何破解“连横”呢?我们看,这些美国的盟友在经济上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在民族尊严上却失去了很多,英国被说成是美国的卷毛狗,日本就差被叫作美国的“龟儿子”了,所以这就是突破口。
张仪在《远近》一篇中认为盟友有两种:一种是以身附之,一种是以心附之,不要拘泥于形式,不是说两个人关系好就一定要出双入对。
来看,如果我国与东盟保持“合理”的外交关系,将有助于日本被东盟各国接纳为制衡中国的合作者,当然也会有助于日本提升自身政治影响力。
如果我国与日本保持“合理”的外交关系,因为日本的实力不足以剥夺东盟的主导权,将有助于东盟有更大的自主权来选择自己的合作者,。所以我国与东亚各方如能达到多赢的局面,中国无疑给东亚提供了一个稳定;团结;发展的新格局,当东亚稳定时,美国在东亚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就会降到最低,到那时美国想进入东亚必然有求于东盟和日本,那么他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可以在民族尊严;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筹码,这样在东亚谁不会感激中国,而当美国发表《中国人权报告》;《中国军力报告》来渲染中国威胁论时,东亚各国无不会认为美国是在破坏东亚稳定局面以剥夺自己的尊严和主导性,美国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国家。这就是破解“连横”的最佳方法。
以上方法得自于《张子》第十篇《秦悲》,当然我也研究过苏秦的“合纵”,但我认为“合纵”过于理想化了,无法处理好联盟内部的信任和主从关系。由此,我大胆的评论一下我国的对外外交,我个人认为有极大的隐患,我国对待东盟及其他各国大都采用以德报怨;小事化了;以和为贵的处理方法,确实是应该与各国保持以和解的态度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但我不认为其他国家会相信中国有如此高尚的情操,相反一个人的包容性越强,忍耐力越大说明一个人的野心就越大,我们继续采用这一策略如被对手巧妙利用,我国将前功尽弃,所以外交应因国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或拉拢;或打压;或利诱。
最后我要说的是日本是一个有经济实力却希望提升自身政治势力的国家,而我国是一个有政治实力却希望提升自身经济势力的国家,所以两国有着极大的互补性,应该互惠互利。而东亚各国在整体实力上与我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想彻底挤掉美国因素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6-12 13:09: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中国古代兵法真是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4:33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