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兴回应村庄封闭管理质疑 称村民自主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30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大兴区推行“人口倒挂”链接标记村庄“封闭式管理”[/url],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昨日,已实施该措施的村庄负责人表示,实施前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大兴区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表示,是否推行该模式,都是由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自行表决,政府各部门只是起到引导协调作用。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释。
  村民自主决定管理模式
  昨日,大兴区相关部门解读该模式时,将“封闭式管理模式”,改为“社区化管理模式”。
  “推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都是村民自主决定的。”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该模式主要是加强村庄治安防控,试点村庄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否实行新的村庄管理模式,各村村民有自己的决定权,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是起到引导协调作用。
  大生庄村、寿宝庄村等几个村的书记表示,在实行社区化管理模式前,都向村民和部分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并最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都有村民代表表决签字。
  “封闭”程度具体自选
  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的负责人称,“封闭式管理”被外界误解为砌墙“封村”。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封闭”村子,也可以“半封闭”,还可以“不封闭”。这种模式其实是村庄的一种社区化管理模式,类似于城里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仅表达了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更现实的是维护治安环境。
  村里免费办理出入证
  西红门大生庄村自2006年开始试点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4年以来,该村实现了零发案,村内的脏、乱、差的环境,也有了根本性改观。村里办理出入证也都免费,并不带来麻烦,更多的流动人口看到良好治安管理,主动来村里租房、做生意。
  “不像以前谁来都能租房。”李书记说,以前外来人口租房无人管理,如今对租房者基本都要求有正当工作。该村目前的常住村民还是300多人,而流动人口已达1800余人。通过租房等,村民的收入越来越丰厚。
  实施
  焦点 1
  是否能根本解决治安并长效实施?
  多重防控根治治安
  一些老三余村村民凭经验推测,“封闭式管理”很难长效实施。也有人认为,“封闭式管理”只是为减轻警方的压力、方便管理。
  大兴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将开放式的自然村,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造,上升为封闭式的社区管理模式。采用村庄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建站、上人防、上技防”。将“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巡防工作站”整合成“村庄综治中心”。“上人防”是发挥巡防队员的“辅警”作用。“上技防”是对村庄的关键部位进行安装监控设备。全方位加强对村庄的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治安问题。
  焦点 2
  收“卫生费“和“水费”的依据和标准?
  依村民收入定收费标准
  村庄社区式管理以后,村庄仿照社区收取“卫生费”和“水费”,这些费用的依据和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大生庄村村支书李武江称,村庄社区式管理以后,向村民和流动人口每人每月收取水费5元,卫生费5元。这些自收资金全部用于村庄管理。但还是入不敷出,这笔费用只占到村庄总体社区化管理总体支出的50%,另外还有50%需要村里补贴,“村里单产生的垃圾一天就有4车。”
  他介绍,收费标准参照村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大生庄村村民人均收入水平大约是每年1.2万元,跟附近村庄比属于中等水平。
  目的
  焦点 1
  为何针对“人口倒挂村”?
  80%案件出在北五镇地区
  针对大兴区92个自然村推行“封闭式管理”,有学者和网友称这是对外来人员的歧视,“其他非倒挂村就没有治安问题?”
  大兴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六环路以北城乡交接处的西红门、亦庄等五个镇,形成90余倒挂村。对近5年全区发破案和打击处理人员情况分析,80%的案件发生在城乡交接处的北五镇地区,控制的违法犯罪人员80%是暂住该地区的流动人口。被侵害的对象80%也是暂住在该地区的流动人口。
  大兴警方借鉴大生庄村经验,推行社区式管理模式。
  “封闭式管理”并不是只在人口倒挂村实施。有些建设较好的村庄也自发搞这种管理。是否实施按照村庄的实际来进行,不存在歧视问题。
  焦点 2
  是否给村民和租户带来不便?
  明确身份目的随便进村
  “建围墙、封闭一些不常用的路口,对村内的人员和车辆实行持证出入”,这些“封闭式管理”措施被指给住在村里的人、周边人员带来不便。
  大兴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封闭式管理”并不是指封闭村子,不让人随便进入。
  修围墙其实只是这个一整套管理模式的一部分,根据每个村子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封闭村子,也可以半封闭,还可以不封闭。
  大兴区公安分局局长陈德宝称,“封村”不是拒绝外人进村,无论是村里人还是外村人,只要说明身份和进村的目的,都可以随便进入,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封闭式管理”主要针对晚上12点到凌晨这段时间,将对出入村庄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
  程序
  焦点 1
  村庄措施,公安局决定是否符合程序?
  村民不愿意可拒绝“封闭”
  有学者指出,村民自治的村庄,公共措施要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封闭式管理”有警方确定,程序上有越位以及违法之嫌?
  大兴区公安分局局长陈德宝称,实施这项政策的前提是村民有这个需求,政府部门只是提供解决方案。是否采纳要看村民的意愿。实施的这些村庄都本着民主自愿原则,若不愿意可以拒绝。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村庄中,都得到了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
  大生庄村村支书李武江称,该村实施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到会的32名村民代表(共34名,两人缺席)全部签字同意通过。同时也征求了部分流动人口的意见。
  焦点 2
  措施经费哪里来?是否符合程序?
  财政出经费获人大批准
  村庄为实施“封闭式管理”都投入数十万元,这些钱若是村里出,是否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若是区镇财政出,依据在哪?
  大生庄村村支书李武江称,从2006年施行“封闭式管理”以来,从监控设备的维护到人员的开支,每年大约花费15万元。这些支出70%来自村委会,30%来自镇政府的拨款。村委会的经费使用都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大兴区公安分局局长陈德宝称,此次村庄社区化管理的费用主要由区政府和镇政府出,村庄不要花一分钱。为支持派出所中心警务站建设和村庄社区式管理,区政府专门拿出9000万元的资金来。这些资金都列入了政府的财政预算,得到了区人大的批准。
  专家说法
  应征求“流动人口”意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称,大兴区一些村庄实施“封闭式管理”,虽然经过村民代表同意,但由于这些村是人口倒挂村,外地的流动人口占了大多数,村民的决议无法反映该村大多数人的意愿。如果排除流动人口,没有征求他们意见,这种决议的合法性仍然是可疑的。
  政府出钱要公共利益最大
  王锡锌认为,由区财政通过预算划出专项资金来做这个项目,正好表明了“封闭式管理”的措施是政府由上而下的意志贯彻。区财政虽然通过预算拿出了资金,但这些资金的使用是否能带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否用在刀刃上,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不妨看看实施效果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表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决议,区政府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只要有相关的预算批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么做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投入能否取得相应的效果,不妨先看看进一步实施的情况,再做判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9:21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