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高危状态 水位上升库容增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9 21: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高危状态 水位上升库容增加

--------------------------------------------------------------------------------

2008-06-09 07: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8日电 (记者肖春飞、姚润丰、伍皓)8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展顺利,下泄水流量渐趋湍急,截至19时15分,唐家山堰塞湖下泄流量已达25立方米/秒。


  来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专家组的会商信息表明:至8日21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涨至742.13米,比8日8时水位上涨0.47米;相应蓄水量2.424亿立方米。


  泄流明渠下段冲刷力度进一步加大。


  当天,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程仍在抓紧实施。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等4名将军指挥下,武警水电部队250名官兵用机械开挖,解放军爆破专家对泄流明渠下端阻碍泄流的巨石实施了爆破,水流冲刷能力随之加大。水利部部长陈雷再次乘直升机上坝,查看泄流情况,进一步研究排险措施。


  8日上午,水利部专家组又派出20多位专家再次分赴唐家山堰塞湖和下游苦竹坝等堰塞湖进行实地勘测。


  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巨大堰塞体地质结构复杂,专家计划对唐家山堰塞体大坝进行地质钻探,以进一步确认坝体的地质结构,进一步掌握坝体的地质构造,在已有水文水情观测、降雨观测、视频监视等的基础上,打算在坝体上再安装坝体位移自动观测仪,通过现场观测和异地监测适时掌握坝体位移情况。


  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专家组会商,6月9日至13日,堰塞湖以上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基本无降水,最高气温将回升到31摄氏度以上,主要天气特点为晴热少雨。此外,6月7日至8日,唐家山堰塞湖半径50公里范围内记录2级地震9次,3级1次,估计未来1至2天,唐家山周围地区地震活动仍将维持正常的余震活动水平,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现有河道来水情况、下泄流量的综合分析,预计9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将达742.55米,蓄水量达2.425亿立方米。


  有关专家表示,泄流明渠开始泄流并逐步加大,并不意味着风险已被排除。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为此,按三分之一溃坝疏散方案撤离的群众暂时不能返回家里。为确保转移出来的群众住得下、留得住,绵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细化措施,千方百计做好安置点的工作,竭尽全力改善安置群众的生活条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1:13:20 | 只看该作者
 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升库容增加


  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升库容增加2008年06月08日21:43 [我来说两句(2)]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绵阳6月8日电 (记者汪延)记者从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水情测报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8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已达742.11米,库容达2.42亿立方米。据8日15时15分统计数据分析泄流槽下泄流量为21.5立方米每秒,加上渗流出库的流量,总流量为31立方米每秒左右,这些水量对下游坝体虽然产生了一定冲刷,但对堰塞坝体整体影响不大。


  据测算,目前入库流量为115立方米每秒,入库流量仍然大于出库流量,堰塞湖水位还在继续上涨。


  记者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水情测报指挥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到,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过水泄流的第36小时,泄流槽的尾部水量明显扩大,已如一条白色玉龙直冲山涧,水急浪湍。


  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还观测到,唐家山以下第1个观测点北川水文站仍无过水现象。据专家介绍,北川水文站以上的三个小型堰塞湖有一个已经注满。


  今天中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专家组组长张霆介绍,今明两天内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库区没有出现明显降水。为彻底了解情况,今天上午,已有20多位专家再次分赴唐家山堰塞湖和下游苦竹坝等堰塞湖进行实地勘测,计划对唐家山堰塞体大坝进行地质钻探,并打算在坝体上安装坝体位移自动观测仪,通过现场观测和异地监测实时掌握坝体位移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04:3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