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充分发挥毗部京津的区位优势,借京津势、打健康牌,大力推进健康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医疗养老业蓬勃兴起。目前区内有各类医11家,其中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6家,形成了一批享誉京津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科;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49人,每千人实际开设床位数5.98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投资分别为70亿元、 30亿元的燕达国际健康城和汇福国际健康中心,成为产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二是生物医药业渐成规模。区内现有医药生产企业10家,开工在建及拟开工企业6家,总投资28.4亿元。2008年全区医药企业上缴税金1.22亿元,在全区主导产业中位居第二。其中神威药业上缴税金9048万元,其综合实力已跻身我国中成药工业前十强,拥有我国规模最大、条件最优的中药水针生产基地。三是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内建有多家星级酒店、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大型室内主题乐园、农业生态观光和特色度假景区,营造了优雅的休闲环境,吸引大批国内外高收入群体前来休闲消费,同时可以享受一系列“健康”服务。“工作在北京、休闲到燕郊”已成为京城新时尚,据了解目前已有10万北京人在燕郊购置了房产。
2010年5月14日至16日,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暨首届燕郊健康论坛将在燕郊开发区举办。本届养生大会的主题是“养生与养老”,由三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最权威、著名的老龄健康问题专家进行大会主题发言,并设立颇具特色的专项论坛,同步启动首届燕郊健康论坛。
健康产业之所以能够在燕郊发展壮大、开花结果,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善于抓“结合点”。燕郊西距Tiananmen仅 30公里,西北距首都机场仅25公里,是全国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开发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拥有优势不等于发挥了优势,关键要找到发挥优势的切入点。燕郊在融入京津、借势发展过程中,除主动接受产业辐射外,正是由于找准了“健康”这个连接自身区位和高端消费群体需求的点,才在产业培育和发展中,使区位优势得以最大程度发挥,使大规模吸引京津人到此消费成为现实。
二是善于抓“关键点”。对产业发展而言,破除制约、创造优势是关键。近年来,燕郊通过与北京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金融、产业、工作机制”等方面实行全面对接,使自身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方面,燕郊可充分利用首都的信息、资金、人才等各项资源,尽享首都之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良好,投资、消费、生活成本却比较低,所以更具比较优势。目前,区内供电、通讯、公交均已建成北京、河北两套网络,整体区域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化覆盖率达到 43%,这些都为燕郊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最先决的外部条件。
三是善于抓“闪光点”。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燕郊在发展健康产业过程中,注重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该领域,通过建设大型健康基地提升产业水平。由当地地产企业家李怀投资建设的燕达国际健康城,把“医、护、养、学、研”融为一体,独家首创了养老中心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养护一体化养老模式,涵盖国际医院、健康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和会议中心 5大板块,总建筑面积达 100万平方米,规模和档次在全国都属前列,主要为国内高消费人群和在华外国人提供医疗、养老等健康服务。总占地面积 1000亩的汇福国际健康中心,则把中老年亚健康人群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全力发展旅游、会展、娱乐与体检、养生相结合的医疗健康旅游模式。燕达和汇福必将成为燕郊两张亮丽的名片。
四是善于抓“制高点”。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环境上形成竞争“高地”,才能为项目进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燕郊通过创新机制,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投资服务,获得项目业主和入驻企业的认可。调查中我们走访的几家公司,对燕郊的发展环境表示满意,而且都在追加投资。神威药业除投资9000万元建设神威研发中心项目外,并准备将企业总部迁到燕郊。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燕郊创业、置业、就业,目前常驻人口已达35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