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政治沟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22: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共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普通公民,积极公民,政治舆论精英,他们在公共舆论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影响力成反比,为什么啊?那位高手指点一下啊?不胜感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5-5 12:22:01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因为政治舆论精英最少,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最大;积极公民所占比例较多,影响力却较之弱;而普通公民所占的比例最大,但他们的影响力最小呢?O(∩_∩)O~不对了批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22:3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bupianni


    恩,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6-15 01:31:13 | 只看该作者
在传播学中,公共舆论中存在着意见领袖以及各种把门人,这里的论断不能绝对而言,至少如果回答中国的情况是这样,精英人物是传统理论中意见领袖的一般人选,但是在塑造大众舆论中,中国的政治形态是对于精英的智识的怀疑抑或投机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后面两者很好理解,积极公民对于政治的热衷,在公共领域的持续参与度恐怕应该是最大的,他们的居间影响力是介于精英与普通民众间绝对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的政治沟通中还应该注意到各自不同的政治亚文化的一些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15 01:31:21 | 只看该作者
在传播学中,公共舆论中存在着意见领袖以及各种把门人,这里的论断不能绝对而言,至少如果回答中国的情况是这样,精英人物是传统理论中意见领袖的一般人选,但是在塑造大众舆论中,中国的政治形态是对于精英的智识的怀疑抑或投机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后面两者很好理解,积极公民对于政治的热衷,在公共领域的持续参与度恐怕应该是最大的,他们的居间影响力是介于精英与普通民众间绝对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的政治沟通中还应该注意到各自不同的政治亚文化的一些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07: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