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0 19:39:42
|
只看该作者
回顾日元升值后的路,莫邦富先生最担心的,不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而是升值后,中国人会像当年日本人所表现的那样,大肆前往海外购买不动产,以至于投入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上的资本不充足。
端倪已经显现。翻开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报纸,中国人海外大肆购买房地产、奢侈品的报道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日本的经验“建立在痛苦上”
日本女士依光瑞子说,中国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很多障碍和问题,日本都曾碰到过,尽管两国国情、体制以及规模等方面相差太大,不能做简单比较,但日本的有些经验还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在依光瑞子看来,日本在经济发展中很好地解决了环境污染等问题。依光瑞子记得,80年代初她随东京大型青年访华团坐船前往中国,当时船从东京晴海码头出发,“那时东京湾的水黑乎乎的,还有一股腥臭味。但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京湾的海水变清了,天空也变蓝了。”依光瑞子介绍,治理环境污染,得益于日本政府与产业界的巨大努力,特别是肯在防治上下成本,这比等污染发生后再治理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要小得多,“日本的经验可以说是建立在痛苦之上”。
而当前中国舆论广泛关注的征地拆迁问题,日本也曾经历过。莫邦富先生介绍,80年代,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一些开发公司雇佣黑社会成员骚扰甚至威胁房主,千方百计逼房主卖地卖房子。不过,对比中国当下的强制拆迁、野蛮拆迁,日本当时的征地拆迁烈度远没有中国大,并且搬迁的补偿比较高。
依光瑞子则以成田机场建设为例说,因为碰到“钉子户”,政府又不能强制征用,以致第二条跑道用了30多年才建成。“如果强制征用,成田机场就能在30年前建成,或许成田机场早已成为亚洲的空港枢纽,或许日本的经济也不会停滞10多年。”
中国不能麻痹大意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过热,对外过度依赖,高储蓄,内需难以启动等问题,当时就有中国学者提出“警惕日本病”。而在日本电通综合研究所所长福川伸次眼中,“日本病”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不仅是经济停滞不前,而且国际地位下降、集体意识淡漠、社会危机感缺失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