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源潮为何提倡“三不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1 09: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指出: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这番话讲得很有现实针对性,不仅对组工干部,对其他领域的干部也具重要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如何正确对待得失,这是每一位干部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干部做得不错,他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努力工作,有功不争功;面对辛苦和劳累,不患得患失、发牢骚讲怪话。但也有一些干部尚未能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有了功劳,就开始向上伸手要这要那;还有的斤斤计较,抱怨不止,说什么“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等等。凡此都表明,如何对待功劳、苦劳、疲劳,确是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中一个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09:20:40 | 只看该作者
李源潮同志提出的“三不精神”,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

    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如何正确对待功劳,这对干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居功不傲、继续埋头苦干?还是自恃有功、向上伸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时下有些人工作做得不错,也确实有点功劳,但却以此向上级伸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这些人所为,不是把工作做好视为应尽的职责,而将其当做升官晋级的筹码、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他们忘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如果有了点功劳就伸手,人们就要问当初你工作的动机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个人私利?当然,对于那些工作上有成绩、有功劳的人,群众和组织上会有公论。但作为个人来讲,决不能伸手,这是直接关系到党性是否纯洁的一个严肃问题,切不可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09:2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对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来说,是从来不计较这些问题的。因为在这些人眼里,全力搞好工作是第一位的,为了把工作尽快搞上去,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有再多的苦劳,他们也在所不计。相反倒是那些动机不纯之人,爱在干多干少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这样的干部应该好好想想,当初加入党组织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怎么做?共产党的干部是为谋取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如果出了一些力、做了一些事就攀比,那就有愧于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光荣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09:21:10 | 只看该作者
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工作中出现疲劳,适当休息调整是应该的,但不能抱怨。抱怨是一种“低能”的表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理当志存高远、胸怀坦荡,怎么能一遇疲劳就像个“怨妇”那样,抱怨不休、絮絮不止呢?在包括疲劳在内的各种考验面前,要坚决做到勇于面对、战而胜之。如此才是一个过硬干部的风骨所在。

    “三不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传统。它显示的是高尚的精神追求,体现的是纯洁的道德情操。过去我们靠它打天下、创江山,今天仍要靠它建伟业、起宏图!一切有志有为的干部都要以此为武装,身体力行,力争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21:3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