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之路
——一路希望与犹豫的交替
转载自 网络国法 作者 Tangie
有时候觉得,如果现在不把自己考研这一路记录下来,以后说不定就没有这样的耐心、精力和记忆力去完整复刻下来了。那么我就第一个站出来,写写2011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的经验吧。
本人初试成绩并不突出,政治78英语75专业课一102专业课二107(嘿嘿,其实专业课自己发挥的并不理想)总分362,仅超出复试线6分。复试成绩,英语口试44笔试72专业面试81,最后竟被幸运地公费录取了。所以我想我的经历还是很有借鉴性的吧,而且也能让更多的学弟学妹看到你们自己身上的希望吧。
貌似网络国法越来越萧条,也许大家都很低调,但看着学弟学妹们殷切的期盼,我还是身先士卒吧。(呵呵。其实我也是个低调的人)
好。言归正传,闲言少叙,直入主题。
考研动因:
本人高考失利,只考上了省城一所小小二本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心又有不甘,所以从上大学那一天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从高中开始呢,我就喜欢国际政治,所以国际关系这个专业自然是考研的不二之选。但在这期间也并非信誓旦旦认定国关专业不可。因为我觉得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干一件事,要干就要尽力做到最好,所以在大学前三年,我都是认真学习本专业课程并且成绩也还不错。所以中途有考虑过考研继续考对外汉语、方言学或者国际新闻之类的。但是我老师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在此也送给各位:“考研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其实在考研冲刺阶段,真正能支撑你度过这段“黎明前的黑暗”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兴趣。所以我便义无反顾地选择考国关专业啦。接下来就是根据专业来选学校啦。当时我的选项里有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选择外交学院的原因很简单,它对跨考生和二流院校学生不歧视,参考书相对较少,出题也很朴实,并且自己的优势在英语,而外院正好也很重视英语。但是,当时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外院国关的就业也是很严峻的,出来还得基本靠英语吃饭,但是自己读研不就是为了兴趣嘛,不就是想有个更开阔的眼界和平台嘛,所以我便又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外院啦。
在这里我也希望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根据自己的优劣势选择清楚哦,并且动机不能太功利了,不然最后你会很失望的,呵呵。选择真的很重要,选择的这个过程呢也是很纠结的。大二时,我几乎整晚整晚在网上各目标高校论坛泡着,就是想搜集有关考研的信息和经验,信念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坚定,简直让人受不了啊。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虽然前期信息和经验的搜集是很重要的,但一味依赖别人的信息、经验而自己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或者不敢付诸行动,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在理智地选择目标并搜集了一定的经验信息后,就立即付诸行动吧!我们需要的就是行动力!就算你看再多的经验,自己却不亲身尝试,还是在做无用功。(说个题外话,当时选定要考外院国关时,我还不敢跟别人说,生怕别人笑话我异想天开,但是后来我想开了,既然自己选择的目标,有什么好害怕让被人知道的,自己努力就是了。而且就算考不上,别人也会体谅你,觉得是学院太牛掰而没考上。呵呵)
考研初试复习总体安排:
主要是三遍法吧。当然,因人而异,但是少得把书过两遍。
真正开始复习还是大三的事。上学期在当当网和淘宝网上购置了三本参考书,简明国关史、政治科学基础、权利制度文化。下学期才开始比较有重点地通看三本教材。之后的暑假到大四上学期,我算是真正投入复习了。好吧。我来分段来说这段真正正经的复习经历:
1.第一遍通看(大三下学期)
话说考研战线真的不能拉得太长,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足够了,不然连你自己也会腻烦倦怠的。
因为自己是跨专业得重新看这三本书,自己对国关又感兴趣,所以心里还是会很急时间不够复习。当时几乎是每天都跑图书馆或者教室啊,中午都不想回寝室去的。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啊,真的是种幸福呢。
第一遍的通看,可以称之为搭骨架。我是先按目录理出全书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全书脉络体系框架,并且在笔记本上列出全书及各章节的树状图大结构。(呵呵,画树状图是本人看书一直的习惯,大家也不一定要这样的,只要心里清楚书本脉络就可以啦)
给大家看下我看这三本参考书整理的大致逻辑,仅供参考,至于那些分支的细化,这种功课还是留给大家去自己体悟吧,这样印象也会深刻些。(貌似我的Smart图表在帖子上无法显示,那就请大家下载我的WORD,里面有简明的图表结构)
2.第二遍细看(暑假+大四上学期)
本来计划暑假在家里,效率应该会很高,把三本书全部细看一遍应该木有问题,结果还是拖延到了大四的“十一”假期前才完成任务。
第二遍的细看呢,称之为练肌肉,就是往第一遍搭好的骨架上填充实体,让内容更充实。 如果说,第一遍通看的要求是越简洁越好,那么第二遍的要求就是看得越丰富越细致越好。
我当时是另外又用了一个笔记本,专门来做第二遍笔记。还是在第一遍通看的那一大类笔记基础上再细化内容,另外我还会把自己在书中遇到的陌生的或者很少提到的相关词条、知识点配合方连庆版的国关史和网上的百度来添加补充内容。反正这第二遍,我是看得能多细就多细。
说到这呢,其实做不做笔记真是个很头痛的问题呢,有时又会浪费时间,写了一堆,自己根本没记下来。呵呵,我想还是因人而异吧,做笔记也只个辅助记忆的过程,不要被它给框死了。一定要做有逻辑条理的笔记,捡重点记。反正我是一直有做笔记的习惯的,而且这样做完笔记,自己基本上都可以把原来的书本丢一边直接看笔记了,书包也能减轻点重量,哈哈。
3.第三遍(大四上的后半学期)
十月后,我终于把三大本都啃得差不多了。如果说前两遍都是按书本的逻辑来整理和理解的话,那么第三遍就是按自己的逻辑自己总结线索了。
以国关史为例,我的复习重点是以词条为主,把原来的笔记重新梳理下,提炼下。比如,第一次柏林危机、U2飞机事件等凡是在书本上有可能成为考点的词条,我都会按回答名词解释的格式重新整理笔记。当然,我之前也有在国法论坛上下载了很多前辈的词条总结,再综合自己的理解,形成最终自己认为的完整版。这样把全书的词条整理下来,你心里会安定很多,毕竟你已经是按考点去复习了。至于简答和论述都是名词解释的扩展版,所以把名词解释的类型和答题模式抓住,应该可以融会贯通的。然后,就是把这些词条按照国别史或者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线索串起来就可以啦。
这样,上了考场,无论出什么考点,你都能在这交叉清晰的脉络里定位出来。
记得之前有位学长的帖子说得很对,对国关史的复习,以美、苏(俄)、欧为重点,辅之以第三世界。
反正到最后快考试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把三本书的相关词条按全书逻辑及自己整理的逻辑都记上去,这样我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随时都能提醒我知识点。现在还是很感谢这个小本子的,呵呵。
其实我说的三遍法都是根据我自己的特质和实际情况来定的,所以大家只要参考就好了。不过搭框架,填充细节内容这两步必不可少。当然,最后的第三遍就相当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了。
我的考研经验:
1.合理的规划
反正我是一直都有一个日程本的,里面写着每天、每月干什么。我就是按之前的这三遍,规划什么时间内该完成什么计划,每天完成什么,上午、下午、晚上看什么。虽然很多时候自己常常达不到任务指标,但是有个规划总会让你内心有底,至少你是一步步向着目标去迈进的啊。
2.良好淡定的心态
我真的觉得,考研就是考心态。
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也许你比别人高一分,你就可以考取了。所以不要刻意要求自己所有知识点都烂熟于心(要是你什么都晓得,那还来考研跟着教授学什么呢?),你能做的就是把你所能掌握的知识点弄得扎实些,然后心态好些,把知道的都发挥出来。
说到心态,真的得感谢我的考研战友们。如果说大三的我是单兵独斗的话,大四便是集体作战。我们寝室三个考研的一起去图书馆,然后和很多不同院系的考研生一起霸一张大自习桌。现在想想真的很感激那段时光,大家因为考研齐聚一堂,共同奋斗,平时也会互相交流心得或者困惑。所以,我的考研丝毫不压抑和紧张,照样欢声笑语精彩丰富,有八卦有娱乐,好天气照旧出去游玩拍照。但是该学的时候还是会扎实认真去学啦。到最后,大家基本上就以图书馆为家了,每人都买了抱枕,看书时可以做靠背,午睡时可以做枕头,而且我们这桌始终有人主动提供热水瓶和热得快,大家渴了就尽管去倒水,真和谐啊。而且我们室友之间还会每天互相发短信或者直接当面说,明年XX时候你就在XX学校报到啦之类鼓励的话。这也算是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吧。哈哈,如今我们这桌出了一个经常不怎么出现的潇洒哥,其他都考上研究生了,所以建议大家复习时还是尽量少封闭,多交流哈。
毕竟同一个学校考外院国关专业的人还是少的,反正我学校这届就我一个。所以通过网络跟研友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啊。感谢杜杜等我外地的还未见面的研友,是你们陪着我一步步走过考研,我们共同鼓励,通过短信电话相互交流心得,虽然最后结果各异,但就凭着考研这段经历,我们的感情是真诚的,而且大家的未来一定会走的更远更好。
而且,之前也有在论坛、校内上结识了几位素未谋面的学姐,她们对我真的很好,当我有什么不懂或者纠结时,她们就会安慰我鼓励我并且给我提出很中肯的建议指导。所以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了。
正是这种内心上的安定让我能稳定地发挥走到现在。
当时快考试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晚自习的时间看了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Three Idiots)》,影响颇大啊,建议大家有空看下。这部电影提醒了我,学习应该是享受自己感兴趣科目的过程,既然我喜欢国关,所以我今天能坐在这里学习它们,这本身就是种享受啊,而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考的那几分能不能上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
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证良好心态哦。千万别想什么没考上的安排,那样其实你已经在给自己找后路了。所以既然自己决定的事情,就去努力,只管当下,以今天的确定迎接明天的不确定!一个人最遗憾的事情,是他从来不敢展翅一搏!呵呵,在这里给大家励志下,打打气~
3.充分的努力
这里我想说两点,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虽然我回顾自己着考研一路的历程,说得也许轻松,但也并非如你们想象得那般顺利的。早晨5点就起床,在黑夜中冒着寒风站在图书馆铁栅栏外排队等着冲进图书馆抢位子有木有,一天到晚以图书馆为家晚上图书馆什么时候关门我才什么时候出门有木有,几乎不上街不出校有木有。每天都这样重复着简单规律的节奏。一会儿信心满满一会儿失望疑惑,肯定自己又否定自己再肯定自己有木有。什么都得靠自己一个人去摸索就好像在黑暗中前行却又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值得有木有。看书坐到脖子疼腰板酸有木有,压力大到肠胃总是罢工,几乎天天做噩梦梦见被迫登上决斗台有木有。
但是这都是需要自己调整的,学习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了,你踏踏实实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4.关于资料和辅导班问题
我没有买过任何笔记或参考资料,因为该有的笔记资料国法论坛上都有的。而且这些笔记大差不差,你只要抓准重点去借鉴就可以了。
关于其他专业书,我也只是买了方连庆版的战后国关史上下两册和约翰•罗尔克的《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作为补充参考的兴趣读物。
另外,我只是报了一个政治英语冲刺班,才两天时间。感觉政治冲刺班有必要报一个,可以帮你提纲挈领,英语的话自己多摸索真题配合黄皮书来就可以了。至于专业课,我个人觉得自己看是完全可以应付的,而且你自己看书的话说不定印象还会更深。毕竟国关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理解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回首,我真的只有感激。
感谢考研让我真正成熟,独立勇敢地去做选择并且担当这种独立选择的结果,感谢考研让我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感谢考研让我相信了只要努力终有回报的道理并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呵呵。先说到这里吧,下次再继续说说复试经验问题。
不过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现在一心一意准备初试吧,复试到时候再准备都来得及。
如果学弟学妹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我会不时来论坛的,呵呵。
大家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