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成西方眼中"迷路国家" 经济停滞沦为"堕落天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0 04: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于24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日文版封面选用了一张色调晦暗的图片———两名日本青年埋首双膝间坐在街头,背后是暗淡的街道和紧闭的大门,标题为“颠覆日本的召回门症候群”。这个封面是为了配合该刊的一组报道。在其中一篇题为“丰田和日本的终结”的文章中,日本被称为暴露了三大弊病的“迷路国家”。这只是近来世界媒体看淡日本前途的一个新例证。不久前,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撰文称日本是“从无可匹敌变成经济停滞的典型”。英国《卫报》刊登此文时使用了“堕落天使”这一标题。日本这个一度令西方敬畏的国家,正沦为被哀叹的对象。正如罗戈夫所说,日本在逆境中不断前行的能力令人尊敬,但其未来的危机却远大于预期。一位日本驻华记者对《环球时报》表示,从全局来看,日本历史学家五百旗头真的说法更有道理,即日本文明的顶峰期已过。日本现在能做的只是把下降速度尽可能放慢,并在此过程中有所作为。但这样的结局真的是曾引领亚洲百年的日本所甘于接受的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4:17:42 | 只看该作者
西方不看好“迷路国家”

    “丰田和日本的终结”一文已于3月15日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作者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德温·斯图尔特。“丰田章男在美国的露面,标志着一个衰落国家跌到新的谷底”,该文以丰田公司为例历数了日本岛国心态、目光短浅以及等级制度严重的三大弊病:丰田的核心管理团队大部分是日本人,供货商也是丰田纵向结构的一部分,从而限制了其与外界的接触;倾向于回避争论和冲突的日本文化困扰着丰田作出的公关决策。斯图尔特写道,日本在许多方面都反映出一个“迷路国家的征兆”,上月的民调显示,只有14%的日本人确信本国向着正确方向前进,“丰田的溃败表明日本朝着错误方向又迈出了一步”。文章还称,乐观的人认为,丰田阵痛最终将驱使日本变得不那么眼界狭隘,悲观的人则设想,日本或将身体往壳里缩得更深,以此对耻辱做出回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4:17:55 | 只看该作者
在《新闻周刊》网站上,不少日本人对此文发表看法。一名来自横滨的日本驻美公司负责人感叹,丰田事件令其深感羞耻,日本正从历史上的“日出之国”逐步变成“日落之国”。但更多的日本评论者认为,这不过是美国借机唱衰日本。网民“arvi”写道,“日本终结的说法提了20多年,但日本人做得并不赖,从人类发展指数来看,日本的地位实际上还在提升。压力到来时,日本人会忍受。历史才能给出正确答案”。还有一个署名为“cliaison”的美国网民说,“丰田问题和日本社会没一丁点关系。作者不是在叙述事实,而是为了让我们美国人自我感觉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4:18:09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在日本国内还是国际媒体上,与斯图尔特持相同观点的人是大多数。《新闻周刊》日本版上月刊登日本学者池田信夫的文章称,丰田是日本制造业的最后一个英雄,召回事件暗示着日本经济的黑暗未来。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9日撰文称,日本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正被希腊危机弄得焦虑不安,他本人在刚到日本的5分钟内被多次问及这一问题,“日本关注的原因十分明显,其政府负债与GDP的比率甚至高于希腊”。他写道:“几乎我听到的任何有关这个国家经济和政治前景的分析都是悲观的。曾有一次,我打断一位日本经济学家的话,问他是否有什么乐观的话要讲,他给了我长时间的沉默。”《泰晤士报》称,在回答“日本是否会成功”的问题时,你很难回答“是”。该报甚至称,民主党战胜自民党只不过是“迎向大灾难途中的一个小调整”。同日,《金融时报》称,“日本已尽显没落”,一位日本高官称其要不时看看2007年出版的《日本崛起》一书,给自己打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18:37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