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矿石供应商要提价80%—90%的风声,给世界钢铁企业带来轩然大波,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甚至被逼得跳起来“强烈反对”。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国内对优势稀缺资源的无序开发,出现“黄金卖出萝卜价”的怪状。
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之所以敢提出让世界钢企发狂的涨价要求,原因是他们垄断了世界70%的铁矿石资源,从而获得了资源的定价权。而让国人困惑的是,我国的钨、锑、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年产量更占全球80%以上,这些稀有金属的出口价格却起伏不定。以稀土为例,从1990年到2005年,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最初的六成。后来尽管出现回升,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贱卖现象重新抬头。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价格大致与物品的稀缺性是成正比的,物品越稀缺,价格就越高。稀土、钨、锑这类东西之所以称为“稀有金属”,原因就是储量稀少。而这些稀有金属作为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战略性资源。很遗憾,价格一涨再涨的铁矿石,虽然没有“稀有金属”的头衔,但人家想谋求“铁矿要卖金矿价”的企图日益强烈。
出现如此违背经济常识的“此消彼长”,我们的稀土,到底比铁矿石差在哪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