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表建议行贿受贿应同罪同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3 17:2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司法实践中,大量行贿人不被处罚的问题,影响恶劣,危害很大。”在此次全国人大会上,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汪春兰带来了一份《关于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议案》。
  汪春兰透露,此议案是上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童海保起草的,童海宝曾任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他们结合当前反腐败实际情况和经验积累,加上细致的调研,又邀请法律界同仁、社会学者等共同探讨,“汪代表阅后又进行充实完善,此次向全国人大提交。”童海宝说。
  汪春兰发现,相对于受贿罪的处罚而言,对行贿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当罕见。
  负责起草此议案的童海宝认为,在犯罪学上,行贿与受贿是一种“一对一”的对合关系,有行贿必有受贿,而有受贿则须有人行贿。许多国家基于对贿赂犯罪性质的认识,将行贿受贿同罪同罚,甚至有的国家将行贿称为“积极腐败”,而称受贿为“消极腐败”。
  但是,在我国刑法中,行贿和受贿不仅不同罪不同罚,而且行贿罪与受贿罪在处罚上也极不对称。我国刑法立法上对行贿罪与受贿罪在刑罚处罚规定上轻重迥异,可谓“阴阳两地”、“一生—死”。
  究其原因,童海宝认为,这是基于司法功利的考虑。由于查处受贿罪的难度较大,大都是“一对一”的证据,办案时往往从查行贿入手,需要通过行贿人提供的事实去证实受贿人的犯罪事实。因此,承办人在做行贿人工作时常会给予一定策略上的从宽,有的在心理上还会给予一定的宽容;另一方面是出于认识上的偏狭,认为行贿人是有求于人,受贿人是人求于我,后者危害更大。殊不知行贿者也不是天生的受害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贿人多是自愿的“寻租者”,是“加害人”,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专叮“有裂缝之蛋”的“苍蝇”。
  议案建议,处罚形式中除现行刑法规定的“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外,增加罚金刑,并规定可以附加或单独适用。这样,既可以和受贿犯罪界定保持基本一致,也有利于侦查机关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查处力度及进行政策攻心。
链接标记2010新浪两会特别报道[/url]
链接标记[/url]
链接标记百姓民声[/url]
链接标记我有问题问总理[/url]
链接标记向部委建言[/url]最高检:去年查办8名省部级干部
[/url]
链接标记最高法副院长:高法每天专门摘录网民意见[/url]曹建明:478名国家工作人员涉用职权报复陷害等[/url]洛阳市市长郭洪昌:市政府重视和网民沟通[/url]厦门市长刘赐贵:积极推进金门岛旅游开放[/url]【链接标记主播零距离[/url]】链接标记李小萌:公平两个字是最重要话题[/url]【链接标记独家策划-一年之际[/url]】链接标记手机增值工程师[/url]【链接标记观点PK[/url]】链接标记是否应加大离婚难度[/url]【链接标记民本十议[/url]】链接标记就业压力:就业与GDP孰轻孰重[/url]转发此文至微博[/url]已有_COUNT_条评论[/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01: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